| 寒灯熠熠宵漏长,颠倒图史形劳伤。 取观杜诗尽累纸,坐觉神气来洋洋。 高言大义经比重,往往变化安能常。 壮哉起我不暇寐,满座叹息喧中堂。 唐之诗人以百数,罗列众制何煌煌。 太阳重光烛万物,星宿安得舒其芒。 读之踊跃精胆张,径欲追摄忘愚狂。 徘徊揽笔不得下,元气混浩神无方。 |
| ...所天死,掩泣涕沾裳。 胡俗或妻母,何异豺与狼。 仰天自引决,爱此夫妇网。 大忠与大义,二者俱堂堂。 可怜千古无人说,只道琵琶能断肠。 |
| 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 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 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 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 汉宫露,梁园雪。 双龙逝。 一鸿灭。 剩逋臣怒击,唾壶皆缺。 豪杰气吞白凤髓,高怀眦饮黄羊血。 试排云待把捧日心,诉金阙。 |
| 惨淡望京阙,慷慨梦天山。 引杯中夜看剑,壮气刷幽燕。 鼍鼓满天催曙,画角连云啸月,吹断戍瓶烟。 犀角赤兔马,虎帐绿熊毡。 仗汉节,伸大义,伐可汗。 青冥更下斧钺,赤子要君安。 铁骑千群观猎,宫样十眉环座,礕礰听鸣弦。 莫厌兜鍪冷,归去又貂蝉。 |
| ...千里。 慷慨山东大耳儿,南飞乌鹊栖抚枝。 草庐一语君臣契,目中久已无吴魏。 堂堂大义凜不磨,灵关剑阁争嵯峨。 昨夜西南一星落,六尺之孤竟谁托。 渭水旌旗归故都,江上空存八阵图。 抱膝长歌出师表,古柏苍苍为谁老。 |
| 扶舆播清淑,何代不毓才。 森森万壑松,盍厚拱把培。 蒙养正性存,临教大义开。 嗟哉古道息,习气少已乖。 区区黄册子,所事惟夺魁。 户庭且得色,斯文何望哉。 |
| 少时酒隐东海滨,结交尽是英豪人,龙泉三尺动牛斗,阴符一编役鬼神。 客游山南夜望气,颇谓王师当入秦,欲倾天上河汉水,净洗关中胡虏尘。 那知一旦事大缪,骑驴剑阁霜毛新,却将覆毡草檄手,小诗点缀西州春。 素心虽愿老岩壑,大义未敢忘君臣。 鸡鸣酒解不成寐,起坐肝胆空轮囷。 |
| ...,山果来近圃。 始酌薰然和,中饮淡无虑。 案头义皇经,编绝几见补。 先生发其微,大义谈四五。 纷攘自诸家,简易独太古。 形骸非我有,冠带尚谁取。 道存固匪外,两致默与语。 是时季春望,山月夕已吐。 清光出深竹,叶上露如雨。 寒侵毛骨生,思有烟霞举。 |
| 浮萍依绿水,弱茑寄青松。 与君结大义,移天得所从。 翰林无双鸟,剑水不分龙。 谐和类琴瑟,坚固同胶漆。 义重恩欲深,夷险贵如一。 本自身不令,积多婴痛疾。 朝夕倦床枕,形体耻巾栉。 游子倦风尘,从官初解巾。 束装赴南郢,脂驾出西秦。 比翼终难遂,衔雌苦未因。 徒悲枫岸远,空对柳园春。 男儿不重旧,丈夫多好新。 新人喜新聘,... |
| ... 因思大羽猎,属车上崚嶒。 六军骑皆骏,争先雪中登。 天时倾人意,踊跃士气增。 大义虽不杀,四方慑兵棱。 今此效安在,东南塞犹乘。 将帅色凋槁,蚍蜉势趫腾。 惨错天运内,止戈信谁能。 |
| 问紫岩去後汉公卿,不知几貂蝉。 谁能借留侯箸,著祖生鞭。 依旧尘沙万里,河洛染腥膻。 谁识道山客,衣钵曾传。 共记玉堂对策,欲先明大义,次第筹边。 况重湖八桂,袖手已多年。 望中原驱驰去也,拥十州、牙纛正翩翩。 春风早,看东南王气,飞绕星躔。 |
| 三纲首夫妇,大义天地侔。 世人不见理,人欲滔天流。 卦象利牝马,诗歌美关鸠。 一阴与一阳,物物有匹逑。 引手戒援溺,发言愧中冓。 人道岂兽禽,今乃不尔犹。 明明白昼攫,岂复人间羞。 迩来六合混,不限风马牛。 燕姬与越女,妙舞还清讴。 倍蓰与什百,但欲称所求。 一屋欲火炎,燄燄焚林丘。 大则相弃捐,小亦生懲尤。 六如与五耦,... |
| ...前诗以自解。 朝云始不识字,晚忽学书,粗有楷法。 盖尝従泗上比丘尼义冲学佛,亦略闻大义,且死,诵《金刚经》四句偈而绝。 苗而不秀岂其天,不使童乌与我玄。 驻景恨无千岁药,赠行惟有小乘袢。 伤心一念偿前债,弹指三生断后缘。 归卧竹根无远近,夜灯勤礼塔中仙。 |
| ...溟。 试上金山望,中原路,平于掌,百年事,心未语,泪先倾。 若若累累印绶,偏安久、大义谁明。 倚危栏欲遍,江水亦吞声。 目断苹汀。 海门青。 停杯与问,焉用此,手虽子,积如京。 波神怒,风浩浩,勃然兴。 卷龙腥。 似把渠忠愤,伸恳请,翠华巡。 呼壮士,挽河汉,荡材枪。 长算直须先定,如细故、休苦营营。 正清愁满抱,鸥鹭却多... |
| ...恩,银章朱绂出入尊。 白头至今坐通籍,急难谁肯排天阍。 呜呼! 此事难再举,君臣大义从斯<庶支>。 回首欲投烟雾深,钓竿独抱沧溟去。 |
| ...效表饵。 终身耻言功,力辞枢密使。 况今百年间,未洗新亭泪。 平凉急寻盟,正恐废大义。 中朝两说分,各植汉赵帜。 诏书趣公归,渴欲断群议。 矫矫鸾凤姿,鼎鼎廓庙器。 持心水镜平,料事蓍蔡智。 天道方好还,上策先自治。 折衷和战间,守乃万全利。 西关碎其有,东垒掇所弃。 证状朝暮殊,守亦岂易事。 |
| ...兽迒蹄迹,依类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东封,改易殊体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国子,六书大义开群蒙。 太史籀文古少异,小篆从省由秦始。 《仓蚍、《爰历》、《博学》篇,三家著述初传世。 秦燔经籍狱讼炽,乃当隶书趋约易。 古文虽绝汉章行,尉律学童仍课试。 东阁祭酒太岳孙,夙尝受业贾氏门。 悯悼俗图昧所向,博采籀古加讨论。 揭示上下明指... |
| 头鬅鬙,眼乖角。 得天台之奥旨,继永嘉之先觉。 执文字见,离文字缚。 说大义则四座风生,徵异解则百川潮落。 昭昭乎教苑之祥麟,昂昂乎鸡群野鹤。 虽正席四处不足畅其设施,然分座五山亦不负其所学。 是为广智九世之孙,啸岩一枝不致寥寞者矣。 |
| ...尽乌合,何以壮干城。 百姓虽云庶,教养素无行。 譬彼原上草,自死还自生。 安知徇大义,捐命为父兄。 利财来应召,早怀逃窜情。 出门即剽掠,所过沸如羹。 总戎无节制,颠倒迷章程。 威权付便嬖,赏罚昧公平。 饥寒莫与恤,锐剉怨乃萌。 见贼不须多,奔溃土瓦倾。 旌旗委田野,鸟雀噪空营。 将军与左右,相顾目但瞠。 此事已习惯,智巧... |
| ...其天。 世人躗言何足数,类云辞国兆亡土。 不知自古皆有亡,曾有遗风振千古。 春秋大义昭日星,特笔表墓幽光明。 故国遗祠神戾止,吴民世世丰粢盛。 周之孙子乌台彦,烈日秋霜映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