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皎然灵一时,还有屈于诗。 世岂无英主,天何惜大师。 道终归正始,心莫问多岐。 览卷堪惊立,贞风喜未衰。 |
| 仰山因久住,天下仰山名。 井邑身虽到,林泉性本清。 野云居处尽,江月定中明。 仿佛曾相识,今来隔几生。 |
| 清泉流眼底,白道倚岩棱。 后夜禅初入,前溪树折冰。 南凉来的的,北魏去腾腾。 敢把吾师意,密传门外僧。 |
| 秋是忆山日,禅窗露洒余。 几悬华顶梦,应寄沃洲书。 风月资吟笔,杉篁笼静居。 满城谁不重,见著紫衣初。 |
| 剃发得时名,僧应别应星。 偶题皆有诏,闲论便成经。 扫叶寒烧鼎,融冰晓注瓶。 长因内斋出,多客叩禅扃。 |
| 枫猿峤角别多时,二教兼修内学师。 药树影中频缀偈,莲峰朵下几窥棋。 游归笋长齐童子,病起巢成露鹤儿。 诏落五天开夏讲,两街人竞礼长眉。 |
| 虎溪久驻灵踪,禅外诗魔尚浓。 卷宿吟销永日,移床坐对千峰。 苍苔冷锁幽径,微风闲坐古松。 自说年来老病,出门渐觉疏慵。 |
| 才把文章干圣主,便承恩泽换禅衣。 应嫌六祖传空衲,只向曹溪求息机。 |
| 塔耸层峰后,碑镌巨石新。 不知将一句,分付与何人。 静坐云生衲,空山月照真。 后徒游礼者,犹认指迷津。 |
| 岚光叠杳冥,晓翠湿窗明。 欲起游方去,重来绕塔行。 乱云开鸟道,群木发秋声。 曾约诸徒弟,香灯尽此生。 |
| 紫殿久沾恩,东归过海门。 浮荣知是梦,轻别肯销魂。 明发先晨鸟,寒栖入暝猿。 蕺山如重到,应老旧云根。 |
| 独携瓶锡欲春残,深入终南路屈盘。 万象幽玄吟里见,一心圆寂定中观。 翠微寺在杉松老,紫阁峰高水石寒。 莫凭危栏临北望,满城烟草是长安。 |
| 龙华咫尺断来音,日夕空驰咏德心。 禅月字清师号别,寿春诗古帝恩深。 画成罗汉惊三界,书似张颠直万金。 莫倚名高忘故旧,晓晴闲步一相寻。 |
| 高塔六街无不见,塔边名出只吾师。 尝闻朝客多相,记得数句诗。 |
| 纪赠歌诗数百人,序师多艺叶求新。 未言篆隸飞龙凤,且说风骚感鬼神。 琴有古声清耳目。 鹤无凡态惹埃尘。 英公所学还如此,不错承恩近紫宸。 |
| 长爱吾师性自然,天心白月水中莲。 神通力遍恒沙外,诗句名高八米前。 寻访不闻朝振锡,修行唯说夜安禅。 太平时节俱无事,莫惜时来话草玄。 |
| 冰压霜坛律格清,三千传授尽门生。 禅心尽入空无迹,诗句闲搜寂有声。 满国繁华徒自乐,两朝更变未曾惊。 终思相约岷峨去,不得携筇一路行。 |
| 昨日尘游到几家,就中偏省近宣麻。 水田铺座时移画,金地谭空说尽沙。 傍竹欲添犀浦石,栽松更碾味江茶。 有时捻得休公卷,倚柱闲吟见落霞。 |
| 著紫袈裟名已贵,吟红菡萏价兼高。 秋风曾忆西游处,门对平湖满白涛。 |
| 长忆寻师处,东林寓泊时。 一秋同看月,无夜不论诗。 泉美茶香异,堂深磬韵迟。 鹿驯眠藓径,猿苦叫霜枝。 别后音尘隔,年来鬓发衰。 趋名方汲汲,未果再游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