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末山一境不露顶,直下全超五障身。 佛国无边皆自己,台山大会付何人。 苾蒭草碧枝枝秀,菡萏花红叶叶新。 外祖深恩只者是,一菴和气暖於春。 |
| 几忆汤师役梦魂,醉吟想在落花村。 背尘事见寻常说,出格诗曾子细论。 书信寄凭暗有路,笑谈重约恨无门。 今来鬓雪应多也,莫惜频频近酒罇。 |
| 悟解真空如壮年,两朝供奉近炉烟。 故乡梦断三湘远,应制诗高四海传。 晴望野云生紫阁,夜吟蘭烛滴花笺。 应愁内殿徵书至,恐向东林负昔缘。 |
| 僧中忆艺本超群,释氏蒙求见讨论。 儒行合为文畅侣,诗名雅作贯休孙。 心灯久已传宗意,命服仍尝锡帝恩。 宴坐栴檀消篆字,眼前闤阓任嚣喧。 |
| 金僊子便是师师,高道宁容世网羁。 浩浩心田龙可扰,飘飘行止鹤应知。 尘机摆落超三界,古篆沉研冠一时。 莫怪伊余苦珍重,白莲花社有心期。 |
| 昔岁高名动九重,衡山别后碧云空。 紫袍亲受龙墀上,白足频登虎殿中。 小篆每轻秦相法,隸书犹鄙晋臣功。 多才多艺如师少,当世群贤尽嚮风。 |
| 云隐秋鸿水隐鱼,相思难是惠休书。 遥闻养性栖莲岳,不肯携筇入帝都。 金殿圣缘应未断,玉堂知己渐凋疏。 何人曾得陪高论,头戴神羊马大夫。 |
| 社客尽卿相,草堂云树间。 景分庐岳秀,人类远公闲。 夜定开明月,秋吟对暮山。 唯应谢康乐,时得扣松关。 |
| 学就书闻在道林,几年辛苦用身心。 九霄雨露酬知早,百首风骚立意深。 青白野云闲里卧,古今碑碣醉中寻。 因何负此多般艺,可惜教师鬓雪侵。 |
| 若子能来过我门,端知良遂志弥敦。 微尘破处得经卷,万象纷时空眼根。 与世支离谁恶意,怪人棱瘦自秋痕。 归兴定到家林稳,山月流明洗夜昏。 |
| 暗喜莲峰作近邻,拨开云雾见师频。 有时问个艰难字,便沐周旋说与人。 唐李监应留后迹,汉蔡邕想是前身。 堪嗟继踵无徒弟,笔法收藏在渭滨。 |
| 方袍紫染出彤庭,久在林泉养性灵。 无事挠心长见醉,有名传世不曾醒。 多年别我头先白,此日逢师眼倍青。 记得上都相会否,夜飞杯篆老君经。 |
| 受知圣眷与谁同,师号封题寄梵宫。 为谢国恩来阙下,又承天泽去中山。 禅余静对江亭月,吟苦凉生海树风。 若到赤城逢羽客,但言孤鹤在金笼。 |
| 春日载阳,陟彼高冈。 乐彼之园,维水泱泱。 维笋及蒲,既生既育。 拚飞维鸟,集于灌木。 嘤其鸣矣,乱我世曲。 有怀二人,在彼空谷。 既往既来,独寐寤宿。 陟则在巘,或降于阿。 瞻望弗及,伤如之何。 |
| 云峰一变隔炎凉,犹喜重来饭积香。 宿鸟水干迎晓闹,乱帆天际受风忙。 青鞋踏雨寻幽径,朱火笼纱语上方。 珍重故人敦妙契,自怜身世两微茫。 |
| 月下猿声水畔山,卧听吟望祇宜闲。 柴门不掩无来客,时有精灵暂往学。 |
| 偶来溪上纵闲吟,泉石深藏便有心。 莫拟他年访幽迹,白云青嶂更难寻。 |
| 禅外相怀雪乍晴,音书早晚到柴扃。 残阳独倚危楼望,极目山光数点青。 |
| 世路驱驱又白头,争如闲卧绝他求。 门前荒陇依依在,碑折松枯尽列侯。 |
| 梅月廉纤雨,麦秋清润天。 几程云盖路,一叶石山船。 瓦砾犹能说,葫芦自去缠。 到时应问我,为道只高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