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守登临地,今为博士居。 由来好山水,常得近诗书。 洞与衔岳接,泉分玉井余。 年年为吟事,春草不教锄。 |
| 山水谁无言,元年有福重修。 |
| 朝阳山水佳,毫端意无极。 发潜十七奇,幻出不盈尺。 因续漫浪铭,更写浯溪宅。 俱作画图看,静对天齐石。 |
| 地隔马牛风,村居野兴浓。 宦情随蝶梦,吟鬓觉龙钟。 竹外琴三叠,梅边信一封。 怀人不可耐,山水几千重。 |
| 吾年未七十,颇觉惭昏耄。 旧事尽遗忘,独余山水好。 天寒附叶炎,尘埃满乌帽。 客至欲逢迎,无奈筋力耗。 君当恕衰翁,遮莫谓予傲。 |
| 阆州城南海棠溪,客子不可无新诗。 正嫌风搅浪花碎,更被雨冲云叶垂。 野鸥出没底心性,山禽飞舞犹威仪。 江南或问阆州景,锦屏山水天下奇。 |
| 闻道东阳水乐亭,一经坡句万年声。 我来石洞得飞瀑,谁赋新诗留美名。 平地有雷鸣不断,半天无雨势如倾。 欲知山水醉翁意,且请主人迟酒行。 |
| 山水清音屡见招,经丘寻壑尚逍遥。 宅门南北双桐木,篱径高低万菊苗。 特创小亭观藓石,待穿枯沼架茅桥。 忽思万事皆虚幻,何苦空将百虑焦。 |
| 南浮七泽吊沉湘,西泝三巴掠夜郎。 自信前缘与人薄,每求宽地寄吾狂。 雪山水作中味,蒙顶茶如正焙香。 傥有把茅端可老,不须辛苦念还乡。 |
| 青山千里,沧波千里,白云千里。 行程问行客,更无穷山水。 青史功名都半纸。 念刘郎、鬓先如此。 桃源觅无路,对溪花红紫。 |
| 青楼一别戍金微,力尽秋来破虏围。 锦字莫辞连夜织,塞鸿长是到春归。 正怜汉月当空照,不奈胡沙满眼飞。 唯有梦魂南去日,故乡山水路依稀。 |
| 五十年来思虑熟,忙人应未胜闲人。 林园傲逸真成贵,衣食单疏不是贫。 专掌图书无过地,遍寻山水自由身。 倘年七十犹强健,尚得闲行十五春。 |
| 雪消山水见精神,满眼东风送早春。 明日杏园应烂熳,但须期约看花人。 |
| 青云梯尽得朱栏,不但令人六月寒。 无限江南好山水,庵摩勒果掌中看。 |
| 传老东山水上浮,辫沙六月雪重裘。 旧业消息今何在,千里桐江月满楼。 |
| 竹杖芒鞋晚步迟,为贪山水有清晖。 栖鸦已带残阳去,牧竖遥穿薄霭归。 可保禅身终放浪,从教尘世名脂韦。 閒中自有无穷乐,敢道麻衣胜锦衣。 |
| 爸笑妈随女扯书,一家三口乐安居。 济南山水充名士,篮里猫球盆里鱼。 |
| 荒村屏迹任时移,山水昏明各异姿。 穹谷烟凝成襞积,斜林风过作鳞差。 病身岂复能强健,末路惟应足抵巇。 万古升沉同鸟没,盖棺犹未且题诗。 |
| 江西山水真吾邦,白沙翠竹石底江。 舟行十里磨九泷,篙声荦确相舂撞。 醉卧欲醒闻淙淙,真欲一口吸老庞。 何人得俊窥鱼矼,举叉绝叫尺鲤双。 |
| 管弦韵胜堪娱客,山水音清好赋诗。 底事翩然欲归去,尊前风月又相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