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延平山水东南冠,连岁何辜致许灾。 积雨堤防宜有素,后时悔懊谩兴哀。 |
| 披裘五月滞江干,赢得青山对鹖冠。 北海尊同狂客尽,南楼月共小姬看。 城头云色来朝霁,柳外蝉声送晚寒。 却笑枯桐今已爨,岂堪山水向人弹。 |
| 自古吴兴山水窟,只今杖屦几人闲。 怀君九日登临处,知向何山向道山。 |
| 冉冉木叶下,萧萧山水秋。 浮云带田野,落日抱汀洲。 归卧无与语,出门何所求。 未能忘感慨,聊以古人谋。 |
| 行年耄及卧蜗庐,山水登临亦已疏。 无可奈何犹食粟,未能免俗学浇蔬。 蓬门时接渔樵话,麈几聊存种树书。 强欲入城还自笑,世间那有鹤乘车。 |
| 从来多是游山水,省泊禅舟月下涛。 初过石桥年尚少,久辞天柱腊应高。 青松带雪悬铜锡,白发如霜落铁刀。 常恐画工援笔写,身长七尺有眉毫。 |
| 未暇骖鸾信不诬,玉簪罗带路纡萦。 桂林山水甲天下,绝妙漓江秋泛图。 |
| 万古龙涛山水窟,何人携向岭边州。 朝来蜃气连城白,幻作恩平第一楼。 |
| 松竹阴森护上方,老仙蓬发一簪霜。 闲来欹枕松风里,归梦不知山水长。 |
| 家住钱塘山水图,梅边柳外识林苏。 平生惯占清凉国,岂料人间有暑途。 |
| 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蒙。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主西东。 |
| 诸葛来西国,千年爱未衰。 今朝游故里,蜀客不胜悲。 谁言襄阳野,生此万乘师。 山中有遗貌,矫矫龙之姿。 龙蟠山水秀,龙去渊潭移。 空馀蜿蜒迹,使我寒涕垂。 |
| 玉削双崖一水通,一重一掩更重重。 平生山水看多少,最爱真阳第二峰。 |
| 役役依山水,何曾似问津。 断崖如避马,芳树欲留人。 日夕猿鸟伴,古今京洛尘。 一枝甘已失,辜负故园春。 |
| 寄书迢递梦参差,每见留题尉所思。 不论驿亭僧寺里,有山水处有君诗。 |
| 不堪离乱后,重别旧交游。 到处无青眼,归家空白头。 风霜秋一叶,山水暮多愁。 后会知何日,临溪泪欲流。 |
| 正是叹羁游,知音拜楚侯。 何须辞远道,自可乐扁舟。 倚棹江洲雨,闻猿岛岫秋。 谢家山水兴,终日待诗流。 |
| 佛界似仙居,偻台出翠微。 浙中山水最,海内衲僧归。 草树有真意,禽鱼尽自机。 禅房无别事,唯见白云飞。 |
| 山水自如昨,古人今复谁。 云烟谢家墅,松柏禹陵祠。 圣代身全老,秋天景易悲。 毋将摇落意,相对菊花枝。 |
| 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 茸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 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 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