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岸柳飘残黄叶,尚学纤腰舞。 谢他终日,亭前伴羁旅。 舞奈历历寒蝉,为谁唤老西风,伴人吟苦。 闷无绪。 记得芙蓉江上,萧娘旧相遇。 如今憔悴,黄花惯风雨。 把酒东望家山,醉来一枕闲窗,梦随秋去。 |
| 手里指东画西,口中胡说乱道。 一生惯打葛藤,天真不属做造。 有个蔡正卿。 时时来著到。 水流湿,火就燥,马面团圞随人所好。 |
| 莲沼琼瑶堕,萱庭锦绣张。 静闻人语好,闲爱水风凉。 藜杖休行乐,蒲团且坐忘。 沙禽相识惯,跃跃近胡床。 |
| 夜宴芙蓉苑,华榱烛影光。 史君频会客。 侍女惯新妆。 剧饮不胜醉,论诗非所长。 倚栏霄汉近,宫殿郁相望。 |
| 小筑萦人梦,诗翁况旧期。 定携桃叶女,犹羡羽家池。 莺燕听歌惯,风烟取醉宜。 饯春馀几日,一笑更容迟。 |
| 咫尺明山在目中,伊哑三月傍荐业。 神猪击久号无力,火队炊频饭欲空。 半世宦途仍旧职,一生学海未新功。 舟人愠见官人笑,万事从来惯逆风。 |
| 又暖屠苏入酒杯,可怜年去复年来。 但能雕琢愁肝肾,岂惯纵横强颊腮。 先子丘园荒不理,故人怀抱远离开。 行藏事业皆前定,祗恐吾侪鬓发催。 |
| 沿边壮士生食肉,小来骑马不骑竹。 翩然赤手挑青丝,捷下巅崖试深谷。 牵入故关榆叶赤,未惯中原暖风日。 黄金络头依圉人,俯听北风怀所历。 |
| 水云深处小茅茨,雷动空肠惯忍饥。 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 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 八十到头终强项,欲将衣钵付吾儿。 |
| 从来官职惯如冰,便是青衫行脚僧。 去岁离家今日是,故人招隐几时能。 早衰须鬓逢人问,太拙形模引世憎。 均在客中谁作伴,如何不共醉腾腾。 |
| 栖栖惯听鼓鱼声,心印相传第几灯。 江有白鸥閒似我,地惟苍藓懒於僧。 吟难用世皆东野,穷亦忧时祗少陵。 多谢故人相厚意,一笺当暑敌凝冰。 |
| 已惭叩户惊庄梦,更喜置床邻毕翁。 新醅未熟不可尝,旧酒虽漓聊入用。 道人深居怕宾客,老子频年惯行役。 细听木杪风向息,起视月沈天正黑。 |
| 人前惯出手,退三添作九。 有眼未尝看,无家自能走。 雪峰之句,羚羊挂角。 作他弟子没来由。 龙蛇阵上看谋略。 |
| 令祖亲扶日驭升,孙今喜复似翁清。 恩波再入淮流满,信节初传岭外名。 夏木千重添野趣,秋风三叠寄幽性。 长年惯唱渔家纲,难听兹晨薤露声。 |
| 宅舍元依毕竟空,小乘惯住草庵中。 一生滞念余妻子,百口侨居怯雨风。 松竹已栽犹稍稍,栋梁未具勿匆匆。 三间道院吾真足,余问儿曹莫问翁。 |
| 凛凛孤风世所稀,碧眸炯炯电光辉。 贫儿示与衣中宝,富者教伊赤体归。 毒手惯曾烹佛祖,洪炉常用大钳鎚。 小根魔子还知否,此是吾家真白眉。 |
| 一从箠楚替陈编,渐惯山行野店眠。 白毡风霜鸡唱后,黄尘岐路马蹄前。 光阴付我千茎雪,伏腊何时二顷田。 寄语淮乡隐君子,浪言梅福是神仙。 |
| 连作湖山五日游,沙鸥惯识木兰舟。 清明寒食荒城晚,燕子梨花细雨愁。 赐火恩荣皆旧梦,禁烟风景似初秋。 凤丝龙竹繁华意,犹为西林落日留。 |
| 间关踏尽几重岗,去国悠悠路更长。 别后三秋惊岁月,潇然一旅惯风霜。 属厌茶味能消闷,搜搅书肠觉有香。 过雁怀人空矫首,草书未暇事应忙。 |
| 樽前逢腊近,行李独西征。 事历风霜惯,春回雨露生。 一经家自学,千佛世题名。 昨夜瞻奎宿,寒芒万丈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