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入州衙与县衙,劝君勤理旧生涯。 池塘多放聊添税,田地深耕足养家。 教子教孙须教义,栽桑栽柘胜栽花。 闲非闲是都休管,渴饮清泉困饮茶。 |
| 十月东吴草未枯,村村耕牧可成图。 岁收俭薄虽中熟,民得蠲除已小苏。 家塾竞延师教子,里门罕见吏徵租。 老昏不记唐年事,试问元和有此无? |
| 一经教子已青裾,况又行年七十余。 恰好遭逢身却死,北风门外只长嘘。 |
| 欲挂衣冠神武门,先寻水竹渭南村。 却将旧斩楼兰剑,买得黄牛教子孙。 |
| 北行出河间,千岁想贤王。 胡麻生蓬中,诘曲终自伤。 好德尚如此,恃材宜见戕。 乃知阴自修,彼不为倾商。 区区三世家,庙册富文章。 教子以空言,得祚果不良。 |
| 牢落海边惟教子,书声殊喜听三盘。 芳樽远寄柴扉静,洗盏开尝得尽欢。 |
| 无酒浇陈草,将诗刻隧碑。 遗名从此在,真意竟谁知。 教子还余事,周人亦有时。 忆尝从夜话,欲去更迟迟。 |
| 谁能传耆旧,善誉在乡关。 教子籯金外,和家棣萼閒。 死心多佛悟,生世半时閒。 逝矣夫何憾,逍遥玉女山。 |
| 婉嫕闺中秀,清高林下风。 相夫能尽礼,教子使移忠。 边郡官无旷,都城养得终。 壶彜今具在,流庆复何穷。 |
| 宠数频年及,俞音万口传。 丰碑来少梅,大轴落台躔。 教子宜如此,闻风亦凛然。 送车今塞道,拱木看参天。 |
| 北正黎司地,南来得姓繁。 清时能教子,余润必高门。 珠蚌他年誉,金籝晚岁温。 王师勤佐馈,乡斗待平反。 |
| 好学数仍奇,躬行家遂肥。 时将诗自乐,晚悟世俱非。 教子惟黄卷,高门看绿衣。 阿连悲未泯,无泪为君挥。 |
| 茫茫薄俗沸蚊蛆,礼义全无一点余。 只得杜门对贤圣,专来教子读诗书。 千般横直休干己,一切是非无问渠。 若救乡邻为被发,风波转起挠吾庐。 |
| 探龙渊,履虎尾。 别狐貉,辨蚖虺。 头雪白,心灰死。 老斲轮,不教子。 君闻此,当洗耳。 |
| 草堂檐拂水云低,花木丛丛绕碧溪。 卷幔跃鱼摇倒影,摊书巢燕落情泥。 药苗教子春前种,蕉叶逢僧雨后题。 几度画船移晚棹,旁人错比瀼东西。 |
| 传家何用富金籯,教子何如只一经。 庆历科名今已继,更教来叶嗣前磬。 |
| 柳迳桃溪碧草芳,故园遥寄水云乡。 老来转使宦情薄,春思颇增诗兴长。 教子文书容自勉,逢人尊酒为谁忙。 海棠却似怜衰朽,依倚东风试晚妆。 |
| 迅甚风鹏翮,萧然野鹤深。 一经教子旧,万里出门新。 天下师传道,方来友辅仁。 异时吾悔杀,虚负空中春。 |
| 世吏宽严若夏冬,欲安欲富此情同。 楮先生贱难扶起,桑大夫生计亦穷。 渐喜青规舍化日,更烦绛气导晴虹。 若教子骏星常照,荒札从今可阜丰。 |
| 为读忠臣教子碑,欲行回首重依依。 纷纷车马门前过。 知有几人琴鹤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