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曾管二千兵,昼听笙歌夜斫营。 自反丘园头尽白,每逢旗鼓眼犹明。 杭州暮醉连床卧,吴郡春游并马行。 自愧阿连官职慢,只教兄作使君兄。 |
| 乱峰攒剑护清幽,万壑云烟暮不收。 欲就诗坛借旗鼓,为君争取一桥秋。 |
| 黄金意气铁肝肠,革命运中最擅场。 天壤因缘悲道韫,中原旗鼓走平阳。 飘零锦瑟无家别,慷慨欧刀有国殇。 一笑人间痴女子,如君端不愧娲皇。 |
| 广陵秋节半,旗鼓迓灵涛。 鱿沈云海远,风激雪山高。 壮哉水滨人,游为水中豪。 弄涛若平地,轻命如鸿毛。 古称公无渡,终渡堪悲号。 凭深良足畏,知险可先逃。 甘言毒人药,巧笑刳肠刀。 狎玩终罹祸,险甚於滔滔。 |
| 广武城边列旗鼓,重瞳拔山气如虎。 手提老翁坐高俎,汉王嫚语项王怒,俎上老翁心独苦。 心独苦,儿不闻,儿言但索杯中羹。 儿自生,翁自死。 三军缟素为何人? 幸有君臣无父子。 君不见当日阴山沙碛中,胡儿鸣镝亲射翁。 |
| 世渐承明喜欲狂,衣冠重睹汉家装。 五千貂锦张旗鼓,百二金瓯资栋梁。 青史更无先例在,黄牛贪看异乡忙。 愁来对此频搔首,惭愧新添两鬓霜。 |
| 长安近甸巡游遍,洛阳寻有黄龙见。 千乘万骑如雷转,差差清跸祥云卷。 百司旧分当玉殿,太平官属无遗彦。 歌钟沸激香尘散,晨旗隐隐罗轩冕。 周公旧迹生红藓,瀍涧波光春照晚。 但听嵩山万岁声,将军旗鼓何时偃。 |
| 院静槐阴似水,雨余蝉语先秋。 熟残梅子无人打,金弹满红沟。 又送行人归去,谁怜倦客淹留。 画船旗鼓江南岸,人倚夕阳楼。 |
| 北地佳人刘翠仙,独当旗鼓若临边。 飞腾一点英雄气,万里风沙为飒然。 |
| 何事名郎出计台,锤陵都会久须才。 江山不是人间有,旗鼓初从日下来。 列郡五符归总制,故乡三组少徘徊。 勿嗟南国多怀感,宝气还应彻斗魁。 |
| 曹侯书满腹,非以剑防身。 马上檄尤速,橐中诗不贫。 虏情工变诈,时论主和亲。 旗鼓何时建,方知国有人。 |
| 天汉南通颍水清,新恩监郡赴官荣。 数舟旗鼓家人喜,两岸壶浆父老迎。 暂试吏能收治绩,蚤闻时誉伏朝缨。 十年京国同游者,何日如君补外行。 |
| 乃公刚鲠迅词章,济美人推小赞皇。 君实固难安洛汭,子虚亦合荐周行。 牛屠十九看游刃,媠击三千始滥觞。 早向秦淮迎辇辂,北征旗鼓正相望。 |
| 问金城方略,数十年来,谁堪称许。 万福威名,草木识淮浦。 西顾天长,中流地重,著此巨鳌柱。 见说棋边,风声鹤唳,胆落胡虏。 老子家声,六韬亲授,渭水归来,非熊非虎。 江汉滔滔,建大将旗鼓。 孤矢开祥,节旄迎渥,勋业纪盟府。 好对芳天,莺花未老,金樽频举。 |
| 去年移戍秋将半,今岁渡江春正分。 晋国偏裨归宿将,汉庭旗鼓属元勋。 戈船十万尽犀弩,铁骑三千皆虎贲。 却笑高阳老狂客,谩凭口舌下齐军。 |
| 襟泪涔涔雨。 料骚魂、水解千年,依然轻举。 还看吴儿胥涛上,高出浪花几许。 绝倒是、东南旗鼓。 风雨蛟龙争何事,问彩丝、香粽犹存否。 溪女伴,采莲语。 古人不似今人苦。 漫追谈、少日风流,三三五五。 谁似鄱阳鸱夷者,相望怀沙终古。 待唤醒、重听金缕。 尚有远游当年恨,恨南公、不见秦为楚。 天又暮,黯凝伫。 |
| 濯锦江头路。 望祥云、密拥旌幢,初开天府。 冰露壶中秋玉莹,不着人间烦暑。 现物表、神仙风度。 回首太清宫阙杳,是鸣珂簪笔遨游处。 万舟斛,却西诉。 筹边堂上兵无数。 笑当年、蜀山谅将,夜分旗鼓。 听取今朝宣阃令,洗尽蛮烟塞雾。 便催唤、衮衣归去。 运应河清逢岳诞,办中兴事业须申甫,看岁岁,寿觞举。 |
| 薛侯笔如椽,峥嵘来索敌。 出门决一战,莫见旗鼓迹。 令严初不动,帐下闻吹笛。 乍奔水上军,拔帜入赵壁。 长驱剧崩摧,百万俱辟易。 子於风雅闲,信矣强有力。 天材如升斗,吾恨付与窄。 揽物能微吟,假借少储积。 山城坐井底,闻见更苦僻。 子非知音耶,何不指瑕谪。 |
| 扞环城兮保赤子,归王所兮执弓矢。 虽有妻子兮不如兄弟,嗟全家兮南向而死。 护行殿兮卧旗鼓,统伍符兮莫余侮。 故宫芜兮胡作主,哀将军兮鬓垂素。 气力绝兮委尘土,后来孤童兮不胜测楚。 天阴阴兮英寂寂,曰余兄兮有庙食。 偕友于兮往作配,贺铁驷兮戴云旆。 山中人兮望余归,江鼯翔兮花乱飞。 |
| 晓云阁雨。 疏梅缀玉,尘尾闻谈吐。 精忠许国,才华扌离锦,尘劳释去。 六印雄图,百川明辩,苏张谁数。 有奇谋欲下,阴山族帐,惟英卫、可接武。 想见临戎丰度。 慨然定、中原疆土。 果惊一坐,折冲遐裔,嘉言循古。 安拊疲民,静摧骄虏,无烦旗鼓。 看功成、入辅中兴,永佐乾坤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