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事欣自抱,幽寻每独行。 曙钟凌晓气,人迹动鸡声。 树老三秋色,江深六代情。 村烟饶野饭,洗钵浣溪清。 |
| 洒树声兼雪,稍檐力借风。 每来寒夜后,多在客愁中。 草意闲门共,灯情白发同。 之人天一角,的的似高鸿。 |
| 双树不单伐,土中无怨根。 双鱼得一网,水中无怨魂。 石门水不深,不着无义金。 石门坟不高,凛乎三尺刀。 |
| 萧然山下寺,讲席称清才。 路对湖中入,门依树里开。 老夫莼兴动,霜降橘书来。 珍重矶头石,留予一片苔。 |
| 居山岂为山,只爱此中闲。 野菜何消种,柴门不要关。 饭余听涧落,经罢看云还。 恐有寒山句,多题藓石间。 |
| 牛渚山前白鹭飞,船头坐得便无机。 莺从柳絮风中听,鱼到桃花水后肥。 一壶春酒江村暮,泊在峨溪醉不归。 |
| 新居劳种植,隙地不教闲。 作圃先通水,栽松欲借山。 鸟逢春尽到,云向晚都还。 独许王摩诘,题诗在壁间。 |
| 斯楼屡易名,一上一伤情。 白屋多为戍,青山半作城。 雨中春树出,风里晚潮生。 亦有归鸦早,闲鸣四五声。 |
| 借得人家隙地,中藏几树梅花。 旋构数间茅屋,欲谈一卷《楞伽 |
| 残月含霜落,城皋晓气苍。 桥横半空出,蹊折断岩妨。 幽漱云根冷,平原草甲香。 峨眉亭下路,江水树微茫。 |
| 铁马悲鸣汴水黄,翠华南渡驻钱塘。 至今父老称行在,往昔君臣认故乡。 银海雁飞虚夜月,铜盘仙去只秋霜。 乾坤离合宁非数,诗罢长吟意渺茫。 |
| 新筑西园小草堂,熟时无处可乘凉。 池塘六月由来浅,林木三年未得长。 欲净身心频扫地,爱开窗户不烧香。 晚风只有溪南柳,又畏蝉声闹夕阳。 |
| 索索缲车谷口闻,鸟催农事日纷纷。 新生野水瓜藤绕,旧作田塍井字分。 耕雨每怜黄犊健,带经犹爱小儿勤。 晚风独立溪桥外,流水桃花一队云。 |
| 碧殿烧香罢,琼林照日初。 经声出云箔,秋色綍松枢。 已挂三花树,仍开六甲厨。 羽童长不见,采药在清都。 |
| 添得一条略彴,如从画里行来。 即此草庵亦可,何须百尺楼台。 |
| 溪边茅屋两三椽,宽窄其如一钓船。 几树暮鸥篷底看,一瓢春酒雨中眠。 旧愁无复来心上,新梦何由到枕边。 我亦江湖钓竿手,菰蒲丛里住多年。 |
| 草堂檐拂水云低,花木丛丛绕碧溪。 卷幔跃鱼摇倒影,摊书巢燕落情泥。 药苗教子春前种,蕉叶逢僧雨后题。 几度画船移晚棹,旁人错比瀼东西。 |
| 城西有山无好树,有树尽为人葬地。 山中树多坟亦多,百年那得闲游处。 只今满眼是伤悲,何堪又作百年期。 人间百年不一瞬,山中有坟多没姓。 |
| 父子相传履制奇,青丝细软合时宜。 声随鸣佩君王识,影落飞凫太史知。 泥滓乍离归隐计,香云才振上升期。 年来弊屣无心弃,却笑干将补较迟。 |
| 隔岸长松疏柳,双溪一片湖光。 夜听渔舟共语,风吹菱芡时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