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晴日溪光动草堂,两峰浮翠瞰沧浪。 独挥羽扇何事,更叹芒鞋为底忙。 一水澄清鱼避影,万红狼藉蜨分香。 东风自是无情物,白日杨花莫漫狂。 |
| 自古分功定,唯应缺又盈。 一宵当皎洁,四海尽澄清。 静觉风微起,寒过雪乍倾。 孤高稀此遇,吟赏倍牵情。 |
| 避难三年百感生,众虽溷浊自澄清。 闲窥鸟雀往来势,静听儿童读诵声。 但道孤生元废业,莫言频数论平生。 大河今岁如为用,即看千官赴上京。 |
| 渐觉人心望息兵,老儒希觊见澄清。 正当困辱殊轻死,已过艰危却恋生。 多难始应彰劲节,至公安肯为虚名。 暂时胯下何须耻,自有苍苍鉴赤诚。 |
| 江面澄清雪未融,扁舟荡漾水无踪。 篙师不用匆匆去,遍看庐山群玉峰。 |
| 飘然击楫问中流,仗节观钢十四州。 见说九重天语好,不妨万里蜀山游。 大书竞照光山色,如句应题滟澦头。 稍办澄清早归去,周南宁复叹淹留。 |
| 我虽岩谷岂其卿,多壘于郊亦可惊。 徒有丹心思报国,无因缓颊得论兵。 跳梁狐怪今方逞,奋角狼星久未平。 盍亦付之公子绣,慨然持斧为澄清。 |
| 木芙蓉蕊未经霜,篱畔黄花尚敛房。 正冷落中才吐艳,不思量处猛闻香。 酿成云壑澄清气,涤尽炎乡热恼肠。 便欲架巢枝上宿,学他徐老爱花狂。 |
| 周公制礼凤凰呜,渠肯抽戈指建成。 李勣牛山犹雨露,玄龄夜气失澄清。 |
| 风涛出洞庭,帆影入澄清。 何处惊鸿起,孤舟趁月行。 时难多战地,野阔绝春耕。 骨肉知存否,林园近郡城。 |
| 月生东荒外,天云收夕阴。 爱见澄清景,象吾虚白心。 耳目静无哗,神超道性深。 乘兴得至乐,寓言因永吟。 |
| 严太寝,容礼绎前经。 仰苍粹,钦厚顺,式报生成。 至信洽,上格神灵。 太和凝气象,霄宇澄清。 圭币列,鼓钟铿。 群品荐丰盈。 熙事既备,大仪交举,百嘉允集,万福来迎。 |
| 元日昏昏雾塞空,出门咫尺误西东。 人多失足投坑堑,我亦停车泣路穷。 欲斩蚩尤开白日,还排阊阖拜重瞳。 小臣漫有澄清志,安得扶摇万里风。 |
| 地势方呈险,溪流不得平。 涛头开沸白,石齿聚寒清。 纳纳三江暮,油油万壑倾。 澄清浑漠测,泯默谅无声。 |
| 君问道,只要谷神通。 但把乾坤为鼎器,两般消息妙无穷。 湛湛越澄清。 瑶池客,方外运玄功。 放下万缘都不*,明珠在掌好参同。 撞透海云 |
| 少年揽辔澄清意,倦矣应怜缩手时。 今日不挥闲涕泪,渡江只怨别蛾眉。 |
| 春深桃李争时节,千团红云万堆雪。 东风一夜吹欲空,曲径平池烂如缬。 城门猎猎双青旗,羲和促辔西南驰。 中原未有澄清日,志士虚捐少壮时。 |
| 高斋独宿寝衣轻,覆簟余香似有情。 门掩青苔秋淡泊,心同白露晓澄清。 新诗夜得思贻友,灵药朝飡学养生。 但乞闲身长似此,已将云雾等浮名。 |
| 诗源何代失澄清,处处狂波污后生。 常感道孤吟有泪,却缘风坏语无情。 难甘恶少欺韩信,枉被诸侯杀祢衡。 纵到缑山也无益,四方联络尽蛙声。 |
| 玉宇澄清暮霭收,吟边怕倚仲宣楼。 寒蟾千里夜如书,新雁一声天欲秋。 湖海谁青豪杰眼,风霜易白少年头。 更残忽听荒城角,吹老梅花总是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