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忽忽东风又老,冷云吹晚阴。 疏帘下、茶鼎孤烟,断桥外、梅豆千林。 江南庾郎憔悴,睡未醒、病酒愁怎禁。 倚阑干、一扇凉风,看平地、落花如雪深。 千曲囊中古琴。 平泉金谷,不堪旧事重寻。 当日登临。 都化作、梦销沈。 元龙丘坟无恙,谁唤起,共论心。 哀歌怨吟。 问何似、啼鸟枝上音。 |
| 两寺藏山曲,登临恨阻修。 平时极目处,今日探春游。 苦竹经霜老,甘泉带雪流。 醇醪暖肌骨,归路卸轻裘。 |
| 亭据高峰上上头,登临人世一沤浮。 嚣尘到此都遗尽,直欲乘风跨鹤游。 |
| 清才不数见,世固未易识。 如玉在荆山,落落混于石。 沈君义与彦,恨我未良观。 陆子不妄交,称许斯为得。 况有半里孙,延之致经席。 比聆道吴闻,捧檄建德国。 高歌诵唐虞,诸子有矜式。 岩滩浩烟霞,山水澄鲜碧。 暇日一登临,清赏慰愁寂。 |
| 欲结衡山茅,未买修竹径。 杖藜借危亭,面势五峰正。 何人纵恶木,墙外巧翳映。 挥斤快望眼,岳色涵空镜。 连岫忽生云,又厄登临兴。 吹开指雇间,独立西风劲。 天机进人事,众定两相胜。 不竞独此心,万象同一莹。 |
| 秋水斜阳演漾金。 远山隐隐隔平林。 几家村落几声砧。 记得西楼凝醉眼,昔年风物似如今。 只无人与共登临。 |
| 合水自汀庾,更时阅汉唐。 郁孤居耸特,望阙漫更张。 层台吾家复,壮势江右望。 旧游那复省,老至增悲伤。 里巷盛人物,登临多发扬。 士人皆孙李,必诵苏与黄。 不但山水窟,自是仙佛乡。 扶舆淑气钟,宁谓接遐荒。 历访愁重跅,再来期裹粮。 悬知耳目接,故与闻听详。 |
| 湘山不为高,湘水未为远。 湘城几何家,湘景无不挽。 滕侯宅虽早,郭圃市之晚。 纡余直陂陁,突兀对偃蹇。 登临适正昼,亭榭惬深稳。 诗材浩无穷,画手羞用本。 虽然倏变化,正以发关键。 |
| 风卷冈头似怒雷,晓来驱我上崔嵬。 斗牛尽是登临处,到得清明却不来。 |
| 吴江渺渺疑天接。 独著我、扁舟一叶。 步袜凌波,芙蓉仙子,绿盖红颊。 登临正要诗弹压。 叹老去、都忘句法。 剧饮狂歌,清风明月,相应相答。 |
| 冷官仍冷地,况味淡于僧。 泮水无一亩,乱山知岁憎。 树云侵绛帐,山雨翳青灯。 若有登临句,寄予能不能。 |
| 樊口齐安一水间,少年行役鬓成班。 云间甲子三秋雨,日射淮南一带山。 战血浓时云梦远,受恩深处老身闲。 登临莫唱纶巾曲,栖鹘危巢再可攀。 |
| 正笑行役倦,登临心眼开。 舒蕲千里见,蜀赣两江业。 老觉树如此,凉生风快哉。 主人方好客,不算酒行杯。 |
| 晚渡呼舟疾,寒城著雾深。 昏鸥明鸟道,风叶乱霜林。 久客登临目,中年怀旧心。 犹须一长笛,领览自沾襟。 |
| 才猷表表自名卿,何况传家烜赫声。 道院老人真乃祖,雪堂高弟是诸兄。 一牛鸣地正接迹,五马行时尤见情。 拟岘登临试回首,小轩应记碧山横。 |
| 危刹隐高阜,孤轩横碧虚。 登临赏秋杪,笑傲乐公余。 野外景入画,坐中欢可书。 重城已严钥,归马尚踟蹰。 |
| 水南何事兴偏浓。 花草小园中。 山气静分余霭,泉声幽转流淙。 午桥坐上英豪客,今昔为谁容。 不是倚楼人在,登临无复携筇。 |
| 登临倚木末,下瞰鱼龙宫。 我方解墨绶,着身丘壑中。 翩然一清游,飞舄可御风。 前瞻凤山尾,老衲如懒融。 见处诣实际,非色仍非空。 笑我蜡屐行,亦与玩物同。 燕坐不出门,心游妙高峰。 |
| 分得秋容半,添来爽气深。 静中无罣碍,此处好登临。 老景当风卧,平生爱月心。 几回乌鹊动,晓色上平林。 |
| 落花迷晓径,零露点秋畦。 节物惊衰鬓,登临忆故栖。 苍苔痕过履,修竹湿新题。 昨夜寒窗梦,相随叠嶂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