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人居白鹿,书洞有遗迹。 为世作星凤,真堪慰泉石。 |
| 白鹿山头一望平,归来衣袂作风馨。 庭萱岩桂方争秀,总入观音净水瓶。 |
| 曾依岳麓听鸣泉,亦泛朱陵石鼓船。 所欠平生惟白鹿,暮年来此岂非天。 |
| 谷朗岩开见佛灯,云遮雾掩碧层层。 青山得意看流水,白鹿归来失旧僧。 |
| 锡名有旨感皇明,百载荒基一日营。 白鹿虽无归洞迹,青衿犹有读书声。 尘中讲贯似难入,静里工夫终易成。 孕出庐山真秀气,宁复渭钓与莘耕。 |
| 岁晚霜林落叶稠,携家来作鹿门游。 偈言恍似前生说,诗稾犹烦侍者收。 身上征衫抛未得,山中灵药采无由。 十年不独行人老,入定高僧白尽头。 |
| 昔人读书处,町疃白鹿场。 世道有升降,兹焉更表章。 矧今中兴年,治具一以张。 弦歌独不嗣,山水无辉光。 荒榛适剪除,圣谟已汪洋。 亦有皇华使,肯来登此堂。 问俗良恳恻,怀贤增慨慷。 雅歌有余韵,绝学何能忘。 |
| 古洞云封山正阴,攀藤负石此登临。 双峰削剑雄中外,五老当头壮古今。 入室颙瞻先圣像,登台惭愧昔时心。 十年梦寐今方见,终老生涯只处寻。 |
| 万经团阴町疃场,倚凉弦诵玉琅琅。 溪山涵毓中和气,草木薰蒸正大香。 陋巷颜渊何所乐,舞雩曾点若为狂。 懦夫百世闻风起,此去濂溪更有庄。 |
| 元是双峰门下士,席间参请到源头。 鲁人知有乐正子,汉世曾称马少游。 白鹿洞宾儒领袖,紫阳教主道源流。 有儿曾斫月中桂,家学相传卒未休。 |
| 小雨病良已,新秋夜渐长。 隔城闻鹤唳,出户逐萤光。 荒径穿蒙密,遥空望莽苍。 泉声落环佩,肝肺为清凉。 |
| 山中白鹿老而灵,有客有客占鹿鸣。 我寻石门不知处,道人出洞欢相迎。 修竹无力有我相,不应信息令渠惊。 吁嗟至人离诸有,一切相自有心生。 桃源意行花两岸,山阴兴尽雪三更。 道人道人苦多事,尔自采药渠食萍。 白云满洞不须扫,客去客来云无情。 我闻神仙游处叫,试听夜半空中声。 |
| 白鹿何年养,惊猜未肯驯。 轩除非本性,饮食强依人。 照影冰浮水,飞毛雪洒尘。 独游应已倦,忽见乍疑神。 野色明幽步,烟芜荐卧身。 异姿人共爱,清意尔谁亲。 日暖山苗熟,风微涧草春。 何缘解缰絷,奔放任天真。 |
| 兹山信雄深,钟梵上云雨。 微吾紫阳翁,几何不豪取。 有来青牛车,肯作白鹿主。 诗书夜披之,一变至邹鲁。 唐虞际淳熙,此道日方午。 涧声撼皇坟,山翠湿章甫。 纷其四方人,会此共谈尘。 岳也互乡章,屦二不及户。 却后七十年,空堂凛遗矩。 四书在乾坤,六老自今古。 昭回云汉光,不隔天尺五。 厥惟貂续难,谨勿小吾土。 |
| 风驭云轩鹤羽轻,野麋常此望霓旌。 当时岩下藏身处,依旧春来草自生。 |
| 白鹿原东晓色中,人家新火翠烟浓。 岂惟心友难为别,驴上迴头恋玉峰。 |
| 晦翁一别遂千秋,跨鹿乘云何处游。 人随流水去不返,名与好山空自留。 峰峦楫楫田园净,藤剌深深磴道幽。 宝匣尘生弦索断,遗音重抚泪双流。 |
| 昔年相见尚儿童,今日同游鬓欲翁。 佳处山川总如旧,见君如见紫阳公。 |
| 一涧萦纡与洞深,长年金石孔堂音。 此身无计巢云壑,归去蓬窗只此心。 |
| 诛茅一亩竹三椽,绕舍畦蔬满屋荃。 掷廪峰前新庙令,勘书台上老儒仙。 西山草木归吟藁,东汇烟云入瓮天。 合与平庵管风月,便称行守莫称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