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圆眼珠单颗,方穿玉一洼。 宝如双白璧,草了十黄麻。 |
| 耕得紫玻璃,凿成天马蹄。 润应通月窟,洗合就云溪。 |
| 左思裁赋日,王充作论年。 光随锦文发,形带石岩圆。 积润循毫思,开池小学前。 君苗徒见爇,谁咏士衡篇。 |
| 形模粗野已堪羞,况复驽顽滑似油。 常笑石乡才不逮,有何功业便封侯。 |
| 色若马肝微带紫,星如鹆眼更添青。 端方一静浑无语,即是吾今座右铭。 |
| 范郎紫玉馀半圭,翻手作云雨雹随。 龙蛇起陆孔翟飞,云收雨霁千首诗。 |
| 吴兴青石今无闻,歙郡刷丝端可焚。 儒生谁是喜书者,安得一逢王右军。 |
| 铸出爬沙状,儿童竞抚摩。 背如千岁者,腹柰一轮何。 器蛟瓶罂小,功于几砚多。 所盛涓滴水,后世赖馀波。 |
| 端溪清冥几千尺,玄潭喷云嘘紫石,层空飞溜泻珠玑,太古阴崖摧霹雳。 剪栽岩屏作风字,琢磨水镜成月魄。 似闻松上飕飕声,一洗尘埃倾七泽。 先生每思穷禹穴,东叱天吴挂帆席。 山祗水若献幽宝,赠我不啻千金璧。 玉堂金井汲寒泉,坐视青天浸虚碧。 岂知来从海峤外,鸟道穿云下绝壁。 嗟我本是山中人,惭无词藻对卿客。 乡人子云思奇苦,终老汉庭... |
| 求于花石间,怪状乃天然。 中莹五寸剑,外差千叠莲。 月融还似洗,云湿便堪研。 寄与先生后,应添内外篇。 |
| 余闻星堕地,往往化为石。 石上有七星,此理余莫测。 持来当白日,光彩不为匿。 恍如起鸿蒙,俛仰帝垣侧。 当由偶然似,见取参笔墨。 豪心荡珍异,乐以万金得。 南工始为伪,傅合巧无隙。 亦时疑世人,故自有能识。 |
| 鲛龙所窟处,其石美且坚。 蛮匠斲为砚,汉官求费钱。 持归向都邑,争乞如瓦砖。 岂识万里险,谬窃好事传。 |
| 端人凿断碧溪浔,善价争教惜万金。 砻琢已曾经敏手,研磨终见透坚心。 安排得主难移动,含贮随时任浅深。 保重更求装钿匣,闲将濡染寄知音。 |
| 不宜磨墨谩论车,风字偏坳玉斗斜。 喜有山灵藏旧物,幻成蟾影照圆沙。 活鸜眼好童谣误,死马肝真帝语赊。 辜负海深天阔样,玉堂何似竹篱家。 |
| 异砚出汉嘉,温润苍玉质。 因形作兽背,得墨如点漆。 才高德亦全,终月不更笔。 蛮溪大沱辈,乌敢相甲乙。 从我归吴中,略计将万日。 摩拂不去手,有若琴在膝。 名晦知者稀,体重盗计窒。 惟当草太玄,不污管商术。 |
| 老去未忘黄与朱,琢成三砚乐閒居。 岂能更作诸生业,但欲频看后世书。 视草北门才已尽,持衡南省计尤疏。 便须再挂衣冠去,约汝同归故草庐。 |
| ...天不惜,顾恐贪夫死怀璧。 君看龙尾岂石材,玉德金声寓於石。 与天作石来几时,与人作砚初不辞。 诗成鲍谢石何与,笔落锺王砚不知。 锦茵玉匣俱尘垢,捣练支床亦何有。 况瞠苏子凤咮铭,戏语相嘲作牛後。 碧天照水风吹云,明窗大几清无尘。 我生天地一闲物,苏子亦是支离人。 粗言细语都不择,春蚓秋蛇随意画。 愿从苏子老东坡,仁者不用生分... |
| 蛾眉五砚列窗前,渍墨磨丹总可怜。 试向莺莺主人问,大鬟何似小鬟妍。 |
| 金台砚,旧日老张闻{上宀下禹}县。 金华仙伯一品题,名高万石罗文传。 南辕回次白沟河,搴裳欲渡尘没靴。 向此画见限华裔,今用接畛皆夷歌。 忽见御庄云蓊郁,千章乔林参天碧。 始知佳气似舂陵,更喜眼前多旧物。 伴行蕃使言侏离,髯奴鐻耳乃有知,叩辕敛官出双璧,不待驲人来致辞。 自言所献非荆璞,仅比澄泥与铜雀。 雅称挥毫白玉堂,夜扫黄麻... |
| 南州叶汇旧情亲,石砚相贻色尚新。 长忆论诗兼嗜酒,不堪睹物忽思人。 树深黄鸟哀秦士,浦暗青蓠泣楚臣。 妻子冤魂应共语,定将忧愤诉江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