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与石渠半,又疑金匮存,晒书天象切,浴砚海光翻。 我老行罢读,君材重细论。 犹言无一字,大道始归根。 |
| 小砚寒生冻,孤灯翳复明。 衰翁守微火,稚子隔重城。 日落林无影,舟行水有声。 诗家忌草草,得句未须成。 |
| 名声藉甚端溪砚,何况珍材琢下岩。 兔颖麝煤俱惬当,使君裁鉴果超凡。 |
| 文南中原旧,箕裘户部清。 官终一麾守,事历五廷评。 挂壁琴无谱,传家砚有名。 东风吹画翣,溪上若为情。 |
| 年少作初官,还如行路难。 兵荒经邑里,风俗久凋残。 照砚花光淡,漂书柳絮干。 聊应充侍膳,薄俸继朝餐。 |
| 厌暑多应一向慵,银钩秀句益疏通。 也知堆案文书满,未暇开轩砚墨中。 湖面新荷空照水,城头高柳漫摇风。 吏曹不是尊贤事,谁把前言语化工。 |
| 陆续流泉自成句,来拥红炉听山雨。 道人更有深深处,语曲如珠蚁几度。 几砚无尘寒欲雾,雕盘篆破孤萤吐。 味如嚼蜡那禁咀,茶甘未回君莫去。 |
| 古砚蟾蜍滴,文屏薤叶书。 世间多倚伏,休叹橐中虚。 |
| 为县潇湘水,门前树配苔。 晚吟公籍少,春醉积林开。 涤砚松香起,擎茶岳影来。 任官当此境,更莫梦天台。 |
| 君来别我向番阳,时节初春晓尚霜。 茶褐园林新柳色,鹿胎田地落梅香。 此行砚席多知已,是处楼台可举觞。 只恐诏书非久下,槐花又在眼前黄。 |
| 名山处处得幽寻,破砚时时出苦吟。 上药和平无近效,古诗简淡有遗音。 苏门隐去闻孤啸,栗里归来弄素琴。 尚恐俗尘除未尽,每思雪夜宿东林。 |
| 雨冷絺衣初觉单,清秋寓直玉堂寒。 蒙蒙宿雾昏鳷鹊,猎猎光风转蕙兰。 藓积书筠尘不落,云生砚水墨无乾。 十年曾向伊川卧,长忆閒中梦寐安。 |
| 曾会兰亭醉堕簪,後身依旧住山阴。 琴传数世漆文断,鹤养多年丹顶深。 涤砚滩头无渍墨,吹萧月下有遗音。 小诗戏述幽居事,後有高人识此心。 |
| 架帙纵横砚有埃,先生久不至山斋。 散花魔已降摩诘,裹饭人谁访子来。 又与杜康绝交矣,并疏毛颖少恩哉。 几时真得金篦力,书债重偿酒禁开。 |
| 铜蟾滴砚不曾晴,命到通时文乃亭。 善射定知杨破的,力耕必获稼如京。 锦旗门巷夸联荐,椽笔春闱又中程。 擢第古代如下问,定将四字语元城。 |
| 邺城台殿已荒凉,依旧山河满夕阳。 瓦砾却鑱今日砚,似教人世写兴亡。 |
| 转眼才余五日春,东奔西走废光阴。 一泓砚里谋生意,几句诗中写客心。 贯斗冲牛雷焕剑,高山流水伯牙琴。 莫将未遇添惆怅,自有名公为赏音。 |
| 诘朝澹无营,百事付童子。 拂我架上书,注我砚中水。 觅睡不复成,取衣乃徐起。 卒岁如一朝,底处著愠喜? |
| 脉来层嶂远,影到片天清。 洗砚云根起,归瓢乳味盈。 岩花蒙润泽,水草见分明。 已遂投簪志,何须起濯缨。 |
| 江南砚工巧无比,深洞镌斲黑蛟尾。 当心隐隐骨节圆,暗淡又若帖寒朏。 样传孔子留庙堂,用称右军书棐几。 皇皇御史从东来,役徒四万如屯螘。 春风摆撼桃杏醉,野亭置酒话亹亹。 是时复有蔡中郎,笔法纵横字瑰玮。 入门下马索纸书,虬腾虎攫惊神鬼。 主人得书不惜砚,赠予觅句题花卉。 醉携惟恐失手坠,包以弋绨藏以篚。 明朝聊记一时事,驰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