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岁英声已绝尘,暮年高节更殊伦。 绛帷久擅诗书乐,朱邸频酾酒醴醇。 不许功名书竹帛,祗将文行照簪绅。 乡邻若欲存遣范,祭社端宜配古今。 |
| 明月隋珠忽堕前,坐令衰飒意飘然。 无端太史头抢地,安得扬雄赋上天。 前辈门墙余几在,他时竹帛竟谁传。 落花流水君愁不,南渡于今六十年。 |
| 武侯落落旧规摹,千载谁能发壮图。 抚定南方无后顾,感通北面自前孚。 但于号令教心服,自是欢忻听指呼。 群策不遗光竹帛,方知儒术本非迂。 |
| 伊人高步接夔龙,旧隐荒凉石伞峰。 莘野躬耕闻往事,传岩代筑见遗踪。 草茅岂合掩崇业,竹帛终能纪茂庸。 朝暮油云肤寸合,何妨霖雨遍三农。 |
| 堂堂襄敏公,扬旌上熙河。 竹帛有时尽,勋业谁能磨。 珍重紫阳翁,一言定群讹。 世德远如此,吾曹当若何。 |
| 忆凤求麟最可怜,白头踯躅几山川。 尘昏泗水弦歌地,灰冷咸阳竹帛烟。 万里云霄曾放鹤,五湖风月满归船。 乾坤自有知音在,牙也何须便绝弦。 |
| 纷纷竹帛传,浩浩金石刻。 沦亡已无限,存亦谁爱惜。 如何伏羲氏,文字二三画。 姬孔岂不圣,用以演周易。 |
| 坐穴藜床愧未能,酌泉聊喜曳枯藤。 诗从病後功殊少,酒到愁边量自增。 事业何由垂竹帛,笑谈空觉负交朋。 兴阑却逐栖鸦返,寂寞西窗已上灯。 |
| 灯窗磨岁月,竹帛勒功名。 晦迹溪西隐,终身谷口耕。 似山犹有漏,于佛悟无生。 尚喜家驹骏,何惭辅嗣甥。 |
| 蚤兆于凤卜,来嫔驷马车。 夫君宜竹帛,子舍各诗书。 露薤丹旌举,风杨组帐虚。 空余彤管训,他日照乡闾。 |
| 汉规群玉府,东观近宸居。 诏许无双士,来观未见书。 皇文开万卷,家学陋三馀。 竹帛森延阁,星辰绕直庐。 诸生起孤贱,天子自吹嘘。 愿以多闻力,论思补帝裾。 |
| 倒指头颅六十余,尤堪抱瓮灌园蔬。 生来自得江山趣,身后何消竹帛书。 无事关怀心寂寂,有时敲句意徐徐。 乘閒问柳寻花去,缓步安然当小车。 |
| 铭旌萧飒九秋风,薤露悲歌落月中。 华屋几人思谢傅,佳城今日闭滕公。 名垂竹帛书勋在,神寄丹青审象同。 天上貂蝉曾梦赐,归魂应佩紫阳宫。 |
| 谈笑能令国势强,一时忠闰凛秋霜。 挽回騩驭远长乐,直把鸿动纪太常。 间寐东朝宫殿晓,来庭北使塞垣长。 辅成孝弟光环宇,竹帛仍傅万世芳。 |
| 有客有客浮丘翁,一生能事今日终。 齧氈雪窖身不容,寸心耿耿摩苍空。 睢阳临难气塞充,大呼南八男儿忠。 我公就义何从容,名垂竹帛生英雄。 呜呼一歌兮歌无穷,魂招不来何所从。 |
| 钓玉吴台旧,咏茅梁苑新。 位登华衮贵,家似布衣贫。 直道高当世,清风遗后人。 千秋寒照目,竹帛不棲尘。 |
| 复斋出守剑津时,正直清廉真吏师。 遣爱昔尝垂竹帛,徽音今又嗣埙篪。 侯能培植基棠茇,我欲摩挲常萼碑。 千载福公家传好,怀哉蜀士送行诗。 |
| 稷契宁渴死,不饮箕颍泉。 先生独洗耳,不听天子言。 清风饱进退,千载何悠然。 孤坟没荆棘,高名争青山。 嗟我迍邅身,一命行十年。 味薄无辛咸,璞顽废雕镌。 朝行箕山麓,暮挹颍水源。 竹帛何处所,搔首态鱼间。 白云要闲友,尚苦儿女牵。 丈夫合勇决,顾计羞面颜。 |
| 成都九经石,岁久麝煤寒。 字画参工拙,文章可鉴观。 危邦犹劝讲,相国校雕刊。 群盗烟尘後,诸生竹帛残。 王春尊孔氏,乙夜诏甘盘。 愿比求诸野,成书上学官。 |
| 将军入奏平燕策,持笏榻前亲指画。 天山热海在目中,下殿即日名烜赫。 驰出都门雪初霁,直过黄河冰未坼。 绣旗方掠桑乾渡,羽檄已入金台陌。 勇士如鹰健欲飞,孱王似兔何劳搦。 戎服押俘献庙社,正衙第赏颁诏册。 端门赐酺天下庆,御觞尚恨沧溟迮。 从来文吏喜相轻,聊遣濡毫书竹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