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萧条吏散如堪适,萧洒诗成亦可娱。 王谢异时同惠我,只惭笔力不能俱。 |
| 江头渔家结茆庐,青山当门画不如。 江烟淡淡雨疏疏,老翁破浪行捕鱼。 恨渠生来不读书,江山如此一句无。 我亦衰迟惭笔力,共对江山三叹息。 |
| 半世蝉嘶坐北窗,耄年依旧守残缸。 买书安得黄金百,觅句如求白璧双。 老气尚思吞梦泽,壮游曾是钓巴江。 寒生事业秋毫尽,笔力终惭鼎可扛。 |
| 芙蓉峰下是乡邦,未许归帆溯浙江。 天下文章宁有几,斗南人物恐无双。 心期久与三乘契,笔力真能九鼎扛。 投老著书浑不倦,颇闻中夜坐灯窗。 |
| 少年勤苦惜三余,老去惟思泛五湖。 已向林间甘淡泊,更从尘外学虚无。 酒徒渐觉随年减,诗债还应隔岁逋。 强欲冥搜赓绝唱,苦无笔力似三苏。 |
| 徐家笔力见南唐,今代更推江夏黄。 屹立二碑端不朽,未输滕阁擅三王。 |
| 笔力潜窥大小苏,诗传诸老定嘻吁。 从今订价连城重,政使群儿有善诬。 |
| 谢政闲宫傅,当年老相君。 诗情通造化,笔力作风云。 是则经纶手,施於淡伯文。 捧窥心感悸,无路候公门。 |
| 高邮崔监富诗书,笔力雄豪与世疏。 不是魏公公道在,定垂白发老菰蒲。 |
| 江右君臣笔力雄,一言宫体便移风。 始知姬旦无才思,祗把豳诗咏女功。 |
| 三殿晨开锡宴初,太官顺节进龟鱼。 微臣笔力惭燕许,谩赋群官上玉除。 |
| 风标劲似聂政姊,笔力健如曹大家。 此手始能为此竹,对渠枯森老槎牙。 |
| 笔力潜窥大小苏,诗传诸老定{巇山换口}吁。 从今订价连城重,政使群儿有善诬。 |
| 四月池边见拒霜,园丁惊问此何祥。 花如云锦翻新样,叶似宫袍染御香。 病不能陪花酒伴,诗犹堪譟鼓旗傍。 诸君笔力回元化,努力先春压众芳。 |
| 黄旗一片边头回,两河百郡送款来。 至尊御殿受捷奏,六军张凯声如雷。 元戎剑履云台上,麾下偏裨皆将相。 腐儒笔力尚跌宕,燕山之铭高十丈。 |
| 横前整整万全兵,自笑空弮借背城。 更遣齐竽混东郭,坐令鹄卵化南荣。 南陈得法仍宗派,甫白论情自弟兄。 顾我无能邹贾役,放公笔力擅西京。 |
| 张侯海内长句,晁子庙中雅歌。 高郎少加笔力,我知三杰同科。 |
| 堂前松竹挺千军,堂外青山万马群,横策时来按文阵,要须笔力起风云。 |
| 老去怜才癖转深,爱君笔力擅词林。 抟扶摇上二虫笑,从渥洼来万马瘖。 书号醇儒渐者远,弘称曲学到于今。 汉家旃厦崇经术,莫事推敲枉费心。 |
| 早为山谷印可,晚陪帝所清闲。 笔力休论扛鼎,神功更解移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