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戈平安日,湖海倦游身。 况得君为社,招呼我辈人。 初无家似燕,宜有喜如春。 悬想西山下,雨余钟鼓新。 |
| 不触波澜手,而彰名句身。 向来天上寺,得此眼中人。 一别湘湖路,三回岭海春。 何时清夜坐,听我话韶新。 |
| 梦历百城路,笑翻床上身。 惟应个些子,所以见吾人。 玉蕴西山重,花开南浦春。 异时冰雪里,仍旧一枝新。 |
| 妙湛清虚理,芭蕉立井身。 惟君俱得地,独我不如人。 书辱寒温问,茶分安乐春。 殷勤拜佳赐,自汲井花新。 |
| 木蛇头带角,古路独横身。 大有傍观者,初无踏著人。 病来思自养,此去或同春。 送老须何物,窗明贝叶新。 |
| 闻道虚空曾解讲,信疑往决西山亮。 烟雨溟蒙藓石温,六藏影迹难寻访。 小径披榛扣竹扉,道人一见掀眉。 布衲横肩瘦如削,口持密语没停时。 云檐扫榻延居夏,白莲香散东林社。 涧水松风说苦空,不资中有生清泰。 殷勤寄问老孤松,具足门中有正宗,灼然嫌佛不肯做,观栖不在梧桐树。 |
| 我本山中人,推出尘寰里。 鸟囚不忘飞,今日乃来此。 长江流吾前,列岫环其趾。 豁然万古心,揽之不盈袂。 同来二三友,秀句粲玉齿。 中有奇道人,机锋如建水。 此境到吾徒,成一段奇事。 |
| 老师身今七十六,老师心亦七十六。 梦中沈却大法船,文殊顿足普贤哭。 |
| ...持隐静书,示我刊成送行句。 飘忽如云不可留,又归隐静山中去。 自谓为僧亦有缘,获事老师非易遇。 第念学道须遍参,要证此心归宿处。 退量天分不如人,亦复性资非颍悟。 那能终日坐蒲团,只看水上浮杯渡。 挑囊亦欲走诸方,趁此年龄犹未暮。 他时参竟却归来,伴我老师岩上住。 上人此意似可嘉,止是出家儿调度。 老师若也可其言,不应忘却来... |
| ...说菩提泉,其性本澄澈。 人乃无芜秽,谁能还莹洁。 我观浸碧泉,泓渟貯芳冽。 恰如老师心,风止云迹灭。 忆昔著诗句,无乃太疎拙。 弹指二十年,相看头已雪。 老师闢新轩,眼方颇虚彻。 得得穴山窦,一脉引幽绝。 清泚贯花径,冷暖资众啜。 一动一以静,谁盈复谁竭。 水性本不殊,地势差有别。 即此两水间,尽是广长舌。 学子来问话,当... |
| 山断湖光迸一川,老师角黍过年年。 春风步屧长尘静,只有钟鱼取次传。 |
| 咄哉王老师,赤穷身也卖。 吃些油糍归,至今被人怪。 |
| 平生侍奉老师,全无些子气息。 佛法妙性天机,一字教他不得。 |
| 万事由王老师,树子未属你在。 广额屠儿成佛,二祖大师偿债。 |
| 身是西来旦过僧,洞门一再解行滕。 老师若许中分鲁,也会漫天话葛藤。 |
| 绿染庭芜一尺深,老师阅世几驹阴。 自言不看传灯了,只读楞严见佛心。 |
| 常忆在庐山,随时寄瓶锡。 五百与一千,聚头同遣日。 猿攀影未回,鹤望情还失。 教他王老师,癡钝无处觅。 |
| 溪山五里眼花中,万变风光一总空。 惟有老师无处语,依然只是旧家风。 |
| 两溪赴壑若奔虬,此地端能截众流。 三版放开千丈雪,一匳清彻四山秋。 几年空自存公案,今日重新指路头。 珍重老师成胜事,清名当与此山留。 |
| 古佛不到处,诸人共用。 诸人不到处,古佛同参。 同参共用如何显,种田博饭机非浅。 因思昔日老师言,三界本无何无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