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炷匀剧炎火,端躬如泰山。 医师工指授,竖子觉毛寒。 铁脊梁须壮,银河水不乾。 明知宁忍痛,绝欲信为难。 |
| 爽垲虚明小洞天,巉岩垂乳类锋铦。 薰风习习来三面,夏雨萧萧欠一檐。 指顾群山劳应接,徘徊归骑纵观瞻。 门前绿水泓澄净,底处应须是谷帘。 |
| 蜀乡人是大医王,一道长街尽药香。 天下苍生正狼狈,愿分良剂救膏肓。 |
| 泉石膏肓鍼不得,半岩明月夜猿啼。 |
| 学道先养气,吾闻三住章。 屏除金鼎药,糠秕玉函方。 凛凛春冰履,兢兢拱璧藏。 高谈忘力守,此病最膏肓。 |
| 病退身仍健,春回日渐长。 神诃金鼎药,龙出玉函方。 美睡三竿日,安禅半篆香。 残年已如许,幸复起膏肓。 |
| 盲聋喑哑接不得,玄沙枉费闲心力。 扁鹊卢医拱手归,三人俱是膏肓疾。 |
| 蓦就膏肓打一鍼,当时无处著浑身。 呵呵笑入严阳去,蛇虎为邻不可寻。 |
| 五戒不持,威仪破尽。 空腹高山,言不足信。 徒将朽木乱涂糊,衲僧添得膏肓病。 |
| 天窦膏肓在羽衣,寂寥于蒍讵能医。 当时宇宙皆声色,不梦阳台一紫芝。 |
| 沧洲棹影荻花凉,欸乃一声江水长。 赖有莼风堪斫脍,便无花月亦飞觞。 山中世已惊东晋,席上人多赋晚唐。 何处鱼羹不可饭,蚤拚泉石入膏肓。 |
| 骄阳方施行,秋节已树立。 田亩在膏肓,何道可副急。 云雷不成雨,成雨初不湿。 咄咄逼中秋,为霖恐无及。 |
| 白首返吾乡,功名罢激昂。 扫除魔眷属,砭熨病膏肓。 老圃勤供菜,蛮童解炷香。 黄昏那用问,且喜日舒长。 |
| 客至支筇出,俱云步履强。 礼犹尚筋力,病忍谓膏肓。 此别终千古,相陪苦一霜。 萧萧亭畔柳,回首重凄凉。 |
| 世上重黄金,伊予独喜吟。 死生都一致,利害漫相寻。 汤剂功非浅,膏肓疾已深。 然而犹灼艾,用慰友朋心。 |
| 寿有可延理,医无不死方。 扁曾忧骨髓,和亦畏膏肓。 |
| 膏肓未必两边寻,好是良医双下针。 死活不能全忌口,丧车背后念观音。 |
| 攜僧缓步听溪声,课仆疏筠出翠屏。 泉石膏肓吾自许,余生应不愧山灵。 |
| 少小烟霞痼疾深,已将钟鼎等山林。 年来更有躭玄癖,烦向膏肓为一鍼。 |
| 病馀不赋恼侬歌,活计江湖一钓蓑。 傥许膏肓驱二竖,肯令红粉污青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