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寞淮阴县,人家草草中。 荻篱纬春胜,茅屋学船篷。 今日非昨日,南风转北风。 霍然香雾散,放出一轮红。 |
| 煨火芋头四五块,傍林茅屋两三间。 道人若欲来相访,定是忙忙赶出山。 |
| 瓦室人家茅屋边,瓦囷亦与草囷连。 池塘过雨尚浮浊,杨柳新栽已带烟。 |
| 南阳高卧屈将军,往事流传水墨昏。 莫讶轴闲茅屋小,个中藏得汉乾坤。 |
| 吾家老茅屋,破漏尚可住。 门前五巨樟,枝叶龙蛇舞。 半空隔天日,六月不知暑。 西照坐东偏,南薰开北户。 胡为舍是居,受此炮炙苦。 |
| 废宅委尘埃,梅花亦自开。 九泉无起日,双鬓有新摧。 索莫生何理,飘零句易哀。 若为归去晚,茅屋老苍苔。 |
| 秃山束纡江,寸土无平田。 麦登粟事起,竟岁相周旋。 抉犁荦确间,并驱从两犍。 雨犍力不齐,手胼後者鞭。 日暮鞭更急,轭促肩领穿。 归来茅屋下,抚牛涕泗涟。 一饱勿易得,奈此官租钱! |
| 芒鞋朝踏雨,来自赤城山。 久别翻生面,相看各老颜。 开樽茅屋裹,煮茗竹林间。 此去须荣遇,宁愁计路难。 |
| 世无伯乐不识马,眼看骐骥如驽骀。 先生今年四十四,才似皋夔胡为哉。 泰山山下水照石,溪声濊濊白云堆。 我居其间构茅屋,先生先生归去来。 |
| 数间茅屋柳成阴,中有幽人抱一琴。 欲访桃豀无觅处,桃豀更在白云深。 |
| 北风日日吹茅屋,幽子朝朝只地炉。 客里赖诗增意气,老来唯懒是工夫。 空庭乔木无时事,残雪疏篱当画图。 亦有张侯能共此,焚香相待莫徐驱。 |
| 屈宋功成道不传,后来鸡犬各登仙。 留连光景随时俗,盗窃声名至暮年。 陷没李陵因北伐,漂流杜甫为南迁。 耒阳郴口今吾在,谁与诛茅屋数椽。 |
| 连日午后雨,势欲漂茅屋。 雨从炎海来,初不洗烦溽。 残虹挂云端,落照明如烛。 舍中不胜困,散步眺林簏。 浑地一叶动,寂立类枯木。 徘徊傍西檐,意颇不自足。 举扇招微风,送这入修竹。 |
| 岂但湖天好,诸村总可人。 麦苗染不就,茅屋画来真。 行止随缘著,江山到处新。 十年三过此,赢得鬓如银。 |
| 适远能忘别,冲行敢惮泥。 野航初唤渡,茅屋正啼鸡。 雨后妨梅步,风前对竹题。 因公动高兴,忆我旧幽栖。 |
| 一榻虚明怀抱幽,水天无际望悠悠。 潮来不觉沙洲没,浪打只疑茅屋浮。 何处渔人横短笛,有时嫠妇泣孤舟。 忘机何必曾相狎,说与江边群白鸥。 |
| 细细清风吹月明,笋舆如泛夜舟行。 草根带露有虫语,茅屋闭门唯犬声。 鬼燐影寒惊远去,曜灵睡起亦东征。 踏车田父莫嗟怨,如此早凉谁与争。 |
| 农事春郊闵雨时,乞灵奔走宝公祠。 炉中沉水才三祝,天外油云已四垂。 蔌蔌通宵茅屋冷,青青破晓麦田滋。 更祈三日滂然泽,大作丰年遍海涯。 |
| 前村雨过溪流乱,行路迷漫都间断。 孤洲尽日少人来,小舟系在垂杨岸。 主人空有济川心,坐见门前水日深。 袖手归来茅屋下,任他鸥鸟自浮沈。 |
| 浮萍浩荡夹桑榆,茅屋田园狐兔墟。 拾橡岂能饥杜甫,鬻车终不困相如。 子规枝上他乡月,白鹤峰头处土庐。 三径虽荒归亦好,笔耕还有腹中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