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篱如鸡栖,茅屋类蜗壳。 静几默如禅,往来人不觉。 |
| 客窗读书过夜半,江上长风将雨来。 茅屋身和木叶落,竹床笑对灯花开。 何人鸡鸣解起舞,此时蝶梦付衔杯。 我欲哦诗慰寥寂,蓑笠敲门步绿苔。 |
| 湖南茅屋裹,避世隐墙东。 瀹茗知泉味,栽桑助女工。 高歌牛背笛,称棹艇头风。 忆昔天随子,相逢乐在中。 |
| 车马驱驰人在世,东西南北鹤随云。 莫言贫病无留别,百代簪缨将付君。 不逐浮云不羡鱼,杏花茅屋向阳居。 鹤鸣华表应传语,雁度霜天懒寄书。 |
| 旧隐松林下,冲泉入两涯。 琴书随弟子,鸡犬在邻家。 茅屋长黄菌,槿篱生白花。 幽坟无处访,恐是入烟霞。 |
| 候吏立沙际,田家连竹溪。 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 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 驿楼宫树近,疲马再三嘶。 |
| 飞桥走岩居,茅屋今已破。 何年避世僧,此地常独卧。 秋风高鸟入,夜月寒猿过。 自非心已灰,静极生悲惰。 |
| 夏潦连秋涨,人家水半门。 都抛破茅屋,移住小山村。 聒聒笼鸡犬,累累带子孙。 安居华屋者,应觉此身尊。 |
| 夜发晓未止,独行淮水西。 明知寒草露,暗湿瘦骢蹄。 半灭竹林火,数闻茅屋鸡。 秋天畏残暑,不为月光迷。 |
| 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 数椽茅屋和云赁。 云在松阴。 挂云和八尺琴,卧苔石将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 云心无我,云我无心。 |
| 曲阿城外草萋萋,匹马东归日正西。 乱后客身无可寄,春深乡思转成凄。 愁中燕子惊新社,梦里桃花识旧蹊。 莫向行途歌不易,青山茅屋任君栖。 |
| 数椽茅屋俯清溪,学者盈门所得栖。 地僻任从云聚散,林深不碍日东西。 巍巍道德千年在,凛凛声猷万古齐。 遗像载瞻三太息,一庭烟草有余凄。 |
| 茅屋七五聚,沙汀八九磬。 梯山畦麦秀,囊石障溪湍。 父老鸡豚社,儿童梨栗盘。 幽居有馀乐,奔走愧儒冠。 |
| 朱门金叵罗,九醖葡萄春。 酌贵不酌贱,酌富不酌贫。 君家破茅屋,飘摇河水滨。 中有一樽渌,醉尽天下人。 |
| 地远无迎吏,州城若个边。 宁甘茅屋粥,勿饮石门泉。 旋橐挑诗卷,家书托客船。 安知二千石,不荐议曹贤。 |
| 溪外青山山外村,数间茅屋掩柴门。 青裙灶下偷窥客,白发堂中笑弄孙。 乞火煮茶烧圭锉,隔篱贳酒举匏尊。 梅花不解留人住,山路归来已夕昏。 |
| 故园梅树三年别,长忆看花溪雪晴。 巧出疏篱更萧散,近遭碧水更分明。 扬州何逊足诗兴,茅屋巳公无俗情。 画图忽见转愁绝,遥想月华枝上生。 |
| 六月添衣唤僮子,自画雪图茅屋里。 玉花出笔飞上树,惨淡阴山无乃是。 老生放笔还自笑,颠倒炎凉聊戏尔。 门前有客来借看,满眼黄尘汗如雨。 |
| 西风匹马驻邮亭,茅屋鸡鸣尚未醒。 野寺秋声三径竹,石桥云气一潭星。 寒欺短褐霜华白,水落平田野蔓青。 师友家传今寂寞,欲移文字问山灵。 |
| 柴门映石柟,茅屋似僧庵。 蚕候家人熟,耕时父老谙。 设罝当兔径,添竹护鱼潭。 赛雨鸣箫鼓,迎神向水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