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君家茅屋去村西,地接湖渠水上畦。 黄菊遍生风掩户,绿萱新长雪消泥。 酒香门客船中送,诗好邻僧院里题。 谁道乱离无乐土,此乡还自有安栖。 |
| 朝曦却雨作春妍,绿嫩黄轻物物鲜。 村落可怜祗依旧,稀疏茅屋起炊烟。 |
| 茅屋依云晚未收,一门山色倚寒流。 戏檐黄雀惊弹剑,饮水鸟猿看放钩。 醉卧落霞斜枕手,高吟晚日更昂头。 朝廷莫问安边策,人在深山笑五侯。 |
| 西庵每过未尝开,邂逅清言始此回。 陶令巾车寻壑去,巳公茅屋赋诗来。 奇香炷罢云生岫,瑞茗分成乳泛杯。 便恐从今往还熟,入门猿鸟不惊猜。 |
| 发不能胜二寸冠,天教送老向江干。 倚墙筇杖伴人瘦,缟瓦清霜争月寒。 壮志追思良可悔,危途遍历始知难。 一身著了余何事,茅屋三间已太宽。 |
| 朱甍碧瓦市廛远,绕舍泉啼山复横。 胜处争长浑仆妄,乱来有此几卿。 巳公茅屋实父子,裴氏午桥真弟兄。 竟日倚栏天外眼,世间轩冕一毫轻。 |
| 恶潮翻海真龙泣,未央庭露秋蓬湿。 崧云无意招不来,旌旗日月随山入。 茅屋主人长卧揖,盛气虬髯横槊立。 汉陵白骨生春光,半夜平怀听呼吸。 笔端隐语飞英略,潜拉秦原老鯢角。 天心不肯续金刀,渭桥水急妖星落。 |
| 驴鸣有何好,晋人多爱之。 胡不大堤上,隔花听马嘶。 胡不茅屋下,带月听荒鸡。 我疑古之狂,矫世本尚奇。 蜡屐柳下锻,结髦剑首吹。 端是味无味,以待知者知。 满腔浩然气,抑郁无所施。 引颈一长鸣,万里风云悲。 敢问驷与骢,立仗夫何为。 |
| 白云在高丘,绿萝在深谷。 中有冥栖士,云萝蔽茅屋。 独抱尚友情,缅遂硕人轴。 古琴时复弹,古书还更读。 逍遥无外事,俯仰长自足。 沮溺耕在野,姜叟钓渭曲。 伊人岂无心,耻衒荆山玉。 将须凤来仪,朝阳满梧竹。 ¤ |
| 曾向明时雪李邕,又闻名在聘贤中。 忆言鸱吻施茅屋,忍见龟趺立柏宫。 杯酒昔常陪贺老,只鸡终待哭乔公。 情知客泪先难制,邻笛那堪咽晚风。 |
| 垂杨界官道,茅屋倚高坡。 月下春塘水,风中牧竖歌。 折花闲立久,对酒远情多。 今夜孤亭梦,悠扬奈尔何。 |
| 垂杨界官道,茅屋倚高坡。 月下春塘水,风中牧竖歌。 折花闲立久,地酒远情多。 今夜孤亭梦,悠扬奈尔何。 |
| 未遂归来愿,空惊岁月奔。 布帆三日雨,茅屋数家村。 山气遥连海,江声近在门。 无缘得飞渡,东望欲消魂。 |
| 雨余芳树净无尘,草色蒙茸浅带春。 茅屋石田应尚远,夕阳愁杀独归人。 |
| 竹篱茅屋江郊路,未肯斗妆尘市间。 小朵飘零水风晚,又随残月落关山。 |
|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 虫思机杼鸣,雀喧禾黍熟。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 此去欲何言,边穷徇微禄。 |
| 象轮何事过毗耶,诗竅禅关事一家。 自古行春难尽美,非风即雨辄成差。 我文柔似三眠柳,君句清如六出花。 应悟已公茅屋下,拟之早已涉河沙。 |
| 茅屋东溪兴可乘,竹篱随意挂鱼罾。 三冬雪压千年树,四月花繁百尺藤。 |
| 君家阿莘如白玉,呼出灯前语录续。 可怜郎罢穷一生,只今有汝照茅屋。 猪生十子豚复豚,阿莘明年可当门。 阶庭一笑不外索,万事纷纷何足论。 |
| 真隐先生,家居近在东湖。 茅屋三椽,自有一种清虚。 秫来酿酒,便无後、也解赊沽。 只愁客至,不能拚此芳壶。 且乐天真,醉乡里、无限欢娱。 时倚花枝,困来著枕蘧蘧。 回观昨梦,徒然使、心剿形癯。 始知今日,得闲却是良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