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家虽脱海波危,旧治无人咏十奇。 孤奉明恩颜似甲,却嗔儿女笑嘻嘻。 |
| 朝闺入有籍,疏远虽见君。 世眼不识道,贫贱无高文。 兰惠生同草,鸿鹄心在云。 赠子喜别离,儿女安得闻。 |
| 仕宦吾乡少,咸尊鲁一儒。 名虽登上第,身不到亨衢。 耆旧今垂尽,游从孰与俱。 百年如梦幻,回首但惊呼。 |
| 木落山不蔽,水缩洲自献。 寒日晚更明,村巷曲折见。 小妇鸣机杼,童子陈笔砚。 农家虽苦贫,终胜异乡县。 君看宦游子,岂无坟墓恋。 生死在故乡,切勿慕乘传。 |
| 移任长洲县,辞亲泪满衣。 折腰虽未免,搔首欲何归。 晓白霜华重,晴红栗叶飞。 江头鸥鸟在,应怪不忘机。 |
| 谪宦商於又解梁,二年不见赭袍光。 重来班列虽疏远,祝寿情深泪数行。 |
| 雨后散幽步,村村社鼓鸣。 阴晴虽不定,天地自分明。 柳处风无力,蛙时水有声。 几朝寒食近,吾事及躬耕。 |
| 簿领尘埃里,超然见凤麟。 性疏忘顾忌,学大有经纶。 正论虽频接,高标岂易亲。 向来相识晚,吾党欠斯人。 |
| 跨驴冲晚背常山,急雨飞来瞬息间。 问讯元从禹迹洞,我家虽近却愁悭。 |
| 霜髭不摘老可憎,迹虽未然忙已僧。 舌根鼻观习气在,茗椀策勋香事仍。 |
| 败叶乱如雨,暮蝉声似器。 感物悲昔心,佳期怅难续。 云山虽阻叹,韶华若在目。 深情染彩牋,密密空盈幅。 温瘴雁不来,游鱼隐深谷。 羽鳞孰可凭,音书安可复。 焚灰寄长风,字灭魂亦逐。 |
| 自离竹隐居,借宅亦多种。 周旋虽不乏,潇洒常入梦。 猗欤此窗绿,辍自口腹奉。 别之亦几年,似困鸟雀哄。 兹晨暂来归,溉扫何妨痛。 竹隐从未还,风猷入吾用。 |
| 多谢村人亮素贫,墙垣虽设不关门。 一杯藜粥茅亭上,卧看南山飞白云。 |
| 毒手一桡难躲避,点头有见问津人。 烟波浩渺无穷恨,父子虽亲未是亲。 |
| 身外无一簪,何以供铅华。 饰行不饰容,浊水白藕花。 藕心乱如丝,妾心圆如珠。 丝乱端绪多,珠圆瑕纇元。 焉得偶君子,奉之此高节。 所生虽至亲,此意安可说。 |
| 秦鉴虽至明,不能自照烛。 楚剑徒云利,翻将自杀戮。 有国苟失贤,若跣瞽双目。 况履艰险途,举步成颠覆。 秦楚昧于斯,宝器徒收畜。 |
| 自踏功名地,斯心每淡如。 东南虽数任,来往只单车。 上相逢知己,清时草辟书。 才宽天命窄,轓左换灵舆。 |
| 淡泊相逢古溧州,世情客况两悠悠。 腐儒都不通人事,冷掾何曾似宦游。 轻薄成风虽可畏,廉勤律己每无愁。 他时重会西湖上,把酒联诗日自由。 |
| 丕承三后绩,盛烈古难陪。 纳谏书囊集,谈经殿阁开。 御弧圆月满,宸翰舞鸾回。 冠剑虽归葬,英风万祀恢。 |
| 灵师殊可尚,颇不类浮屠。 托迹虽依佛,留心独喜儒。 风尘倦京洛,水石隐勾吴。 破寺杉松老,南归旧隐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