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履道坊南竹径脩,绿杨阴里水分流。 众贤买得澄心景,独我居为养志秋。 若比陈门成已僣,苟陪颜巷亦堪忧。 无端风雨虽狂暴,不信能凌沉隐侯。 |
| 隋堤柳,千里夹隋堤。 堤中有平道,百尺隐金鎚。 柳色间桃李,行客迷芳菲。 牙樯从西来,云表开龙旗。 一舟挽千人,万舟若鱼丽。 舟中尽绝色,不厌荒淫饥。 锦帆压奔流,日夜东南驰。 龙舟未及返,身辱吴公泥。 神器朱所托,化作迷楼灰。 向来桃与李,花色犹不衰。 向来堤上柳,柳色犹依依。 唐公已举晋阳甲,草木虽小知无隋。 |
| 蜀地虽远天之涯,蜀人只隔一水巴。 自从文翁建此学,此俗化为齐鲁家。 泮林春风桑椹熟,集鼓坎坎闻晨挝。 诸生堂奥分左右,相比以立如排衙。 九牧之金充岁贡,搜出精矿遗其沙。 卿云褒武皆蜀秀,虎豹各自雄须牙。 两京得人广数路,忍使丘中留子嗟。 不然题名百许辈,无一显者何谓耶。 |
| 拥衾迎銮晓,舣楫瓜步夜。 问俗乡音转,束緼野宿乍。 去家倏兼旬,取道逾三舍。 江神虽世情,羁客忍陵藉。 初趁风色好,忽复帆席卸。 泊舟市区外,系缆古柳下。 遥听波浪涌,未息妻孥怕。 谯翁身世拙,衷货迄未价。 荣望绝台阁,归计盍桑柘。 男儿四方志,肯与衰鬓谢。 古人出处音,分取世俗讶。 呼酒反谭麈,扪虱复王伯。 |
| 玄元分古观,南镇越王越。 五石空留瑞,群仙不记名。 丹砂虽久炼,鸡犬自长生。 槛簇鳌头景,门通鹤颈程。 烟霞随砌起,花木逐时荣。 古井涵虚碧,疏钟入户清。 荒芜怜夜色,寒溜引秋声。 丹竃封苔老,芝田积雨平。 风光齐岳麓,音信接朱明。 愿将身从此,乘云到玉京。 |
| 重湖远映日无光,两桨行舟类堵墙。 向此柂工犹恐惧,更堪风驭出苍惶。 虽知行止悬於命,长离忧虞亦可伤。 白首何时裕儋石,从容丈室问空王。 |
| 庞居士悟心於马驹下,裴相国得大用於黄蘖棒头。 虽相去数百年间,其金声玉振联环不断。 彼时有此二大老光明烜赫,此时有宗古先生仁义礼信。 根於心而能此心确然履践,佛祖大解脱门诚不让耳。 白云山月未足为齐,寒桧青松堪同大节。 |
| 竹林宾主乐襟期,并榜齐年两见之。 丙午同生虽共老,甲辰笑我独为雌。 秋鸿社燕时难值,桂酒椒浆醉莫辞。 半是天涯老行客,耆英当继洛中诗。 |
| 一雪初乾晓日红,行人争道已憧憧。 泥萦马足行初踬,寒犯貂裘力正浓。 地逼新阳虽喜气,云垂沧海更愁容。 便应买酒邀俦侣,烂醉高眠群玉峰。 |
| 垂杨正好移舟看,轻舸何妨出沐迟。 叠嶂双溪虽未历,白云芳草已相知。 |
| 幕中安得野人园,种此晶荧白玉丹。 冷淡虽无九春分,风流还得一冬看。 银杯共色深宜酒,纸帐围香木怕寒。 只向河阳种桃李,今时潘胜旧时潘。 |
| 往事镌鑱一梦同,游人聊此句从容。 神仙已逝境犹在,洞府虽深户不封。 阅遍古今云木老,洗空尘土石泉舂。 此怀清白堪超世,何必星精特地逢。 |
| 姚黄左紫虽绝品,不言不笑空夭斜。 不如共访张公子,自有三枝解语花。 主人耳热更促席,坐客眼乱忘归家。 扁舟一夕若风雨,怅望落日沉寒沙。 |
| 骚经比兴殆无遗,何独于梅靳一辞。 从逊以来方有司,到逋而后愈难诗。 形容虽巧迹之浅,吟状愈多天者漓。 独在孤山孤绝处,定交惟有雪相知。 |
| 访梅长与寒角力,两鬓丝丝尚堪织。 吊湘赋鵩强解事,开沙少年空太息。 酷爱孤芳支岁寒,草木虽多懒求识。 肥遁不为苍帝臣,白贲丘园义形色。 风饕雪虐真养素,笑枕溪流漱寒石。 请翻橘颂作梅赋,倍觉风骚楚人得。 诗翁试为决然疑,谓余非是甘饮墨。 |
| 去年今日西归客,曝背茅檐又一冬。 岁月催人虽迅速,简编於我却从容。 知名焉用诗千首,养病聊须酒一钟。 早晚杖藜修水去,故人有约许相从。 |
| 北窗隐隐透南薰,老子全身是此君。 冷入鱼腮池面雨,静连禽语树头云。 苔因觅句行来破,石为观空坐得温。 时事自多无耳听,长安虽近不曾闻。 |
| 脱遗轩冕就安闲,笑傲丘园纵倒冠。 白发忧民虽种种,丹心许国尚桓桓。 鸿冥得路高难慕,松老无风韵自寒。 闻说优游多唱和,新篇何惜尽传看。 |
| 我虽不解饮,把盏欢意足。 试呼白发感秋人,令唱黄鸡催晓曲。 与君登科如隔晨,敝袍霜叶空残绿。 如今莫问老与少,儿子森森如立竹。 黄鸡催晓不须愁,老尽世人非我独。 |
| 身如病鹤短翅翎,雨雪飘洒号沙汀。 天风忽吹不得住,东下巴峡泛洞庭。 轩皇张乐虽已矣,此地至今朝百灵。 雄楼岌嶪镇吴楚,我来举手扪天星。 帆樯才放已隐隐,云气乱入何冥冥。 鼋鼍出没蛟鳄横,浪花遮尽君山青。 黄衫仙翁喜无恙,袖剑近到城南亭。 眼前俗子败人意,安得与翁同醉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