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平报不平,王法本无亲。 临济虽明眼,也是黄龙精。 |
| 几度野窗下,看君所寄诗。 识韩虽未遂,说项已先知。 独鹤留晴影,残花怕雨时。 苦无千里远,每恨纳交迟。 |
| 扁舟次淮浦,利涉得春风。 脱险鼋鼍畔,问津桑枯中。 俯窥清夺魄,回望渺吞空。 委注虽天力,经论是禹功。 萦纡数州接,浩荡百源通。 世久无昏垫,川今有会同。 冷烟犹漠漠,暖渌已融融。 暂得观形胜,悠然慰转蓬。 |
| 伤哉道学不容时,力抵先生蹈至危。 槐棘佥谋虽日伪,草茅公论实难欺。 苍梧千里地虽远,白首一心天自知。 借问西山近何似,白云长护紫阳碑。 |
| 儒学咸相诟,居贤不易逢。 谈经弃燕说,阅士似蚁封。 泾渭流无杂,芝兰气自醲。 百年虽有死,我辈故情钟。 |
| 才子声名白侍郎,风流虽老尚难当。 诗情逸似陶彭泽,斋日多如周太常。 矻矻将心求净法,时时偷眼看春光。 知君技痒思欢宴,欲倩天魔破道场。 |
| 南国无霜霰,连年对物华。 青林暗换叶,红蕊亦开花。 春去无山鸟,秋来见海槎。 流芳虽可悦,会自泣长沙。 |
| 愧客问谣俗,旧传今自如。 材难知骥马,味美寒河鱼。 塞水移民久,川防动众初。 北人虽异论,时议或非疏。 |
| 何处初寒好,初寒洛汭宫。 翠华虽脉脉,佳气自葱葱。 阙角日华白,苑墙霜叶红。 都人心望幸,注目不离东。 |
| 兵形穷胜负,史法贯兴衰。 落落虽殊众,恂恂不迕时。 位卑名自重,才大命须奇。 世俗那能识,伤嗟止为诗。 |
| 夫君能直节,不耻扬曹轻。 道果因时屈,官无当已荣。 松杉虽偃蹇,霜霰苦峥嵘。 会有良工识,终观大器成。 |
| 文章真长物,堪叹又遗贤。 利器空埋土,灵光久照天。 赵锥犹未出,荆璧会须传。 道在虽穷困,知君不慨然。 |
| 凄凄乘兰秋。 言饯千里舟。 涂届云阳邑。 邑宰有昔游。 行人虽念路。 为尔暂淹留。 |
| 云水肝肠要扫除,笔头费尽淡工夫。 居山应免逢京兆,过我聊当见子虚。 夜卧春蒲诸念冷,晚吟秋汉一峰孤。 打包来作临邛客,车骑虽无亦甚都。 |
| 贤劫千佛数,末后最殷勤。 倒握降魔杵,高标利物拳。 心肝无屈曲,肠胃有区分。 神通愿力虽无尽,且为山僧护法门。 |
| 北人虽泛南流水,称意南行莫恨赊。 道路先经毛竹岭,风烟渐近刺桐花。 舟停渔浦犹为客,县入樵溪似到家。 下马政声王事少,应容闲吏日高衙。 |
| ...能权轻重,王府则多有。 岂尝搉其子,而为民父母。 当时所经营,今十已毁九。 其一虽幸在,漂摇亦将朽。 公卿患才难,州县固多苟。 诏令虽数下,纷纷谁与守。 官居甚传舍。 位以声势受。 既不责施为,安能辨贤不。 区区欲捄弊,万谤不容口。 天下大安危,谁当执其咎。 劳心适有罪,养誉终天丑。 岂惟祖子孙,教戒及朋友。 贵者大其领,... |
| 墙壁虽有劝农文,不如禽语尤殷勤。 春泥滑滑陂水满,晨出下秧薄暮返。 乌呼三农养一兵,汝曹努力勿惰耕。 朱门日高眠未起,却嫌布谷声聒耳。 |
| 堤下人家喧笑语,高揭青帘椎瓦鼓。 黄流滚滚经檐甍,一任征夫作船苦。 绿榆覆水平如杯,前湾旋放水头来。 深如怒虎著船底,玉石磊砢相喧豗。 黄河虽断隋渠急,舟楫舒迟行旋涩。 独上平堤望远天,衣裘已畏西风入。 |
| 森森杉桧郁相缪,散策何妨逐胜游。 梵宇庄严传浙样,碧池荡漾纳泉流。 将军赢得山林在,衲子多因粥饭留。 眼界虽云欠轩豁,晚凉宜酒且夷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