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僧野老远逢迎,指点清泉笑语同。 近日帝前枢轴老,旧来亭上醉吟翁。 林峦自古名虽胜,事物因人地转雄。 从此州民增壮观,岘山非独有羊公。 |
| 未发先愁有一朝,如今零落更魂销。 青丛别后无多色,红线穿来已半焦。 蓄恨绮罗犹眷眷,薄情蜂蝶去飘飘。 明年虽道还期在,争奈凭栏乍寂寥。 |
| 熙春亭建为民安,要识熙熙本不难。 一日但能先克复,百年虽久亦胜残。 满城和气薰天地,终岁长春忘暑寒。 斯道古今无异路,独题待与后贤看。 |
| 持身非介亦非通,闲处工夫不堕空。 石室隐居虽我独,凤冈文社怀人同。 道镌一族多名士,惠浃千家有后功。 潜德自昭何待发,矧兹大笔诏无穷。 |
| 不识长杨事北胡,且教红袖醉来扶。 狂风烈焰虽千尺,豁得平生俊气无? 武牢关吏应相笑,个里年年往复来。 若问使君何处去,为言相忆首长回。 |
| 与子虽天意,知人昔帝难。 一言谋早定,九鼎势先安。 大舜仁由性,成汤治以宽。 孤臣恩未报,清血但丸澜。 |
| 老去肖阴能几休,只求适意不求多。 消除旧恨凭三盏,断送余生付一蓑。 风月情怀虽已灭,渔樵伴侣尚相过。 师来好趁荷花盛,我欲同游击棹歌。 |
| 密传春信。 微妆晓景,淡伫香苞欲绽。 临风虽未吐芳心,奈暗露、盈盈粉面。 何人月下,一声长笛,即是飞英凌乱。 凭阑无惜赏芳姿,更莫待、倾筐已满。 |
| 会稽八月秋始凉,梧桐叶落覆井床,月明缟树遶惊鹊,露下湿草啼寒螿。 丈夫行年过六十,日月虽短志意长。 匣中宝剑作雷吼,神物那得终摧藏。 君不见昔时东都宗大尹,义感百万虎与狼,疾危尚念起击贼,大呼过河身已僵。 |
| 隐似龙蛇应有待,清冰雪更无双。 志留世外虽遗俗,文落人间或过江。 峻节但期终老学,健诗犹愧一时降。 风骚近亦思强伴,恨未高吟共北窗。 |
| 照水容虽老,登山力未衰。 欲眠先命酒,暂歇亦吟诗。 且喜身无缚,终惭鬓有丝。 回头语闲伴,闲校十年迟。 |
| 遗物以贵吾身,弃智以全吾真。 剑外江南,飘然幅巾。 野鹤驾九天之风,涧松傲万木之春。 或以为跌宕湖海之士,或以为枯槁陇畝之民。 二者之论虽不同,而不我知则均也。 |
| 飘零洛社数遗民,诗酒当年困恶宾。 元亮本无适俗韵,孝章要是有名人。 蒜山小隐虽为客,江水西来亦带岷。 卷却西湖千顷葑,笑看鱼尾更莘莘。 |
| 壮齿相知约岁寒,索居今日鬓俱斑。 拂衣已解虞卿印,筑室何须谢傅山。 许下田园虽有素,洛中花卉足供闲。 它年决意归何处,便见交情厚薄间。 |
| 山竹引春根,垂透苍崖底。 绸直老龙须,佶屈修蛇尾。 支郎虽畜马,不忍裁为箠。 |
| 水云深处小茅茨,雷动空肠惯忍饥。 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 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 八十到头终强项,欲将衣钵付吾儿。 |
| 诗穷不易办亭材,只恁荒寒处处苔。 种秫便当终老去,爱花能有几人来。 生前尺足竹三迳,身外无穷水一杯。 未必诸贤知此意,柴门虽设不曾开。 |
| 太初盘古造乾坤,鬼力神筋擘混元。 妙果虽圆心不有,凡身已蜕迹独存。 女娲石带补天色,波利岩余飞锡痕。 想与南安白衣老,三生元是一精魂。 |
| 山捧亭台郭绕山,遥盘苍翠到山巅。 岩中古井虽通海,窟里阴云不上天。 罗列众星依木末,周回万室在檐前。 我来可要归禅老,一寸寒灰已达玄。 |
| 太平气象养高闲,宴赏诸公老致冠。 朝野已闻亲相业,庙堂曾睹漆丹桓。 形容杰出新图粲,德泽雄沾旧俗寒。 一片忠心涵国史,桑田虽迹迥谟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