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非殊俗好,那肯爱幽居。 深么无来客,空山自读书。 树蝉经雨少,门柳望秋疎。 相忆何时去,闲园共尔锄。 |
| 多书如邺侯,读书如张巡。 一代信不数,吾身见能亲。 门墙虽云旧,踪迹乃若新。 政以沅湘远,无由书疏频。 |
| 于世已无用,何苦爱读书。 自笑身许大,所处如蟫鱼。 编简补断烂,卷轴收残余。 又锁十余箧,作数随行书。 |
| 作宰古尚教,宓齐但横琴。 唐吏犹易为,读书或松林。 一从来海濒,琴书暗尘侵。 俗有只今异,鞭扑违寸心。 |
| 李渤读书处,乃在栖贤谷。 何年作招提,来寻惬幽独。 僧舍如蜂房,高下傅山麓。 云来汉阳峰,时就檐下宿。 古寺无所有,修竹间乔木。 野衲喜客来。 欣然设茗粥。 便欲置草堂,岩栖于此卜。 |
| 无言安止止,不动妙如如。 暴虎未闻道,汗牛空读书。 赤穷遑恤后,白坐且求切。 寂历野花晚,嫣然风雨余。 |
| 客窗读书过夜半,江上长风将雨来。 茅屋身和木叶落,竹床笑对灯花开。 何人鸡鸣解起舞,此时蝶梦付衔杯。 我欲哦诗慰寥寂,蓑笠敲门步绿苔。 |
| 才了花阴入要涂,暂时归去友樵渔。 远山数笔意不尽,流水一泓清有余。 我辈爱吟怀退步,谁人得计肯闲居。 古梅树下三间屋,深掩柴门静读书。 |
| 山势抱西秦,初年瑞雪频。 色摇鹑野霁,影落凤城春。 辉耀银峰逼,晶明玉树亲。 尚寒由气劲,不夜为光新。 荆岫全疑近,昆丘宛合邻。 馀辉倘可借,回照读书人。 |
| 杲日明西野,绿荫连松篁。 清风徘徊至,满座纳虚凉。 门窗见凫峄,苍翠飘岚光。 时闻读书声,伊吾禾黍场。 东邻有坛杏,雨过生微香。 |
| 积雨断行迹,满门秋草深。 老禾眠水底,野菌出墙阴。 懒负读书眼,间多忧国心。 夜长幽梦短,清耳听虫吟。 |
| 培塿无松极,驾言出焉游。 读书与意会,却扫可忘忧。 尺蠖以时诎,其信亦非求。 得归良不恶,未归且淹留。 |
| 一灯清坐欲三更,月到疎棂胧忪明。 除了当栏松上鹊,无人听得读书声。 |
|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
| 莫去沙边学钓鱼,莫将百丈作辘轳。 清江濯足窗下坐,燕子日长宜读书。 |
| 读书虽所乐,置之固亦佳。 烧香袖手坐,自足纾幽怀。 我生本从人,岂愿终不谐。 其如定命何,生死一茆斋! |
| 吾老懒读书,得闲尝窥园。 爱此千树雪,高低不胜繁。 冲风掠之去,颇已随沙尘。 感之可奈何,我岂土木人。 畏病不饮酒,已惭嵇阮真。 淡泊非众嗜,自娱难及宾。 独游还独吟,鱼鸟与我亲。 悠哉山林趣,媿此簪缨身。 |
| 人生读书本余事,惟要闭门修孝悌。 畜豚种菜养父兄,此风乃可传百世。 我闻长安官道傍,至今人指魏公庄。 北方俗厚终可喜,一字不识勤耕桑。 |
| 目疾初传剧,犹思碍读书。 那知遽至是,此恨合何如。 我已鬓俱白,要能世久居。 吾人门户责,骥子总怜渠。 |
| 每嘲介甫行新法,常恨欧公不读书。 浩叹诸刘今已矣,路傍乔木日凋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