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王孙子何楚楚,不用根源论魏武。 读书射猎固自如,剧谈大笑能尔汝。 为君相遇在东州,与我中分万斛愁。 我归未得君归去,风流应复属曹刘。 |
| 韩王孙子何楚楚,不用根源论魏武。 读书射猎固自如,剧谈大笑能尔汝。 为君相遇在东州,与我中分万斛愁。 我归未得君归去,风流应复属曹刘。 |
| 缑氏古城里,好道王道济。 作诗有古风,读书知古意。 朝来遗仆夫,遗我古石器。 结从天地初,生自一拳际。 工倕创规摹,般输施剞劂。 沦茗北窗下,坐有羲皇思。 嗟予性迂鄙,龃龉居今世。 忝官污台省,曾无益时智。 退藏又濡滞,尚不离朝市。 阙地避烦暑,颇与营窟类。 诚非古人比,拜赐得无愧。 |
| 六月暑方剧,喘汗不支持。 逃之顾无术,惟望树影移。 或谓当读书。 或劝把酒卮。 或夸作字好,萧然却炎曦。 或欲溪上钓。 或思竹间棋,亦有出下策,买簟倾家赀。 赤脚蹋增冰,此计又绝痴。 我独谓不然,愿子少置思。 方今诏书下,淮汴方出师,黄旗立辕门,羽檄昼夜驰,大将先择甲,三军随指挥。 行伍未尽食,大将不言饥,渴不先饮水,骤不先... |
| 鸟桕森疏照溪赤,寒鸦翩翻蔽天黑。 鲜鲈出纲重兼斤,新蟹登盘大盈尺。 年年此际清霜夜,饭罢读书声满舍。 岂惟父子讲家学,亦有朋侪结经社。 谁令屠沽聚里中,鼓声终夜聒老翁? 鸣呼安得寐无聪,不但杜老左耳聋! |
| 幽人读书黄浦上,萧条茅屋倚溪傍。 霜沾木叶深深赤,潮杂溪流混混黄。 旁舍杯盘多芋栗,秋园门巷亦馨香。 为语当时仲长统,输君清旷自徜徉。 程孟阳曰:“金、元人亦多学杜,未有如此翁之自然者。 妙在旷达,较刘青田尚多着意。 ” |
| 孤琴水亭夕,客至罢鸣弹。 况有樽中醪,斟之罄情欢。 濯足向清泚,披襟散尘烦。 仰见海上月,兼之天籁寒。 斋舍何萧条,蓬门若丘樊。 深竹读书处,百虫鸣夜残。 予怀良已舒,为君咏幽兰。 |
| 一叶梧桐唤动秋,分投閒散亦无邮。 超逾未羡诏金马,迟钝不妨骑土牛。 天爵夐殊人爵贵,伪心那似德心休。 读书岂为荣身计,何必三公要黑头。 |
| 灵王太子本读书,纵谈谷洛参诸儒。 生来不见全盛初,老成遗训谁楷模。 心知渐失文武余,萧然直入山中居。 山间吹笙凤凰呼,升天白日乘龙车。 周人聚观拜路隅,明月为佩云为裾。 归来千岁孰在无,赤松老彭自为徒。 上侍玉宸临九区,烜赫不类山泽癯。 依山作邑贤大夫,夜中焚香溯空虚。 我欲从之驾肩舆,秋风八月来徐徐。 |
| 往时河北盗横行,白昼驱人取城郭。 唯闻不犯郑冠氏,犬卧不惊民气乐。 秖今化民作锄耰,田舍老翁百不忧。 铜章去作福昌县,山中读书民有秋。 福昌爱民如父母,当官不扰万事举。 用才之地要得人,眼中虚席十四五。 不知诸公用心许,鲁恭卓茂可人否。 |
| 士业读书读律耻,亦不屑至其有以。 男儿夺身自力耳,有足成功奚择地。 诵德科条似流水,笔端端可判生死。 用之自责勿轻视,赠君饱霜毫锥子,万毫齐力锋颖锐。 庭阴未侧可万字,十问俱通策勋易。 即次风雷星斗位,还取儒科济世美。 更赠一言君我记,终身行之恕而已。 |
| 曾与东山约。 为倏鱼、从容分得,清泉一勺。 堪笑高人读书处,多少松窗竹阁。 甚长被、游人占却。 万卷何言达时用,士方穷、早去声与人同乐。 新种得,几花药。 山头怪石蹲秋鹗。 俯人间、尘埃野马,孤撑高攫。 拄杖危亭扶未到,已觉云生两脚。 更换却、朝来毛发。 此地千年曾物化,莫呼猿、且自多招鹤。 吾亦有,一丘壑。 |
| ...所之? 或以丹砂到勾漏,或为家累遭驱驰。 乌犍背上妻与儿,顾盼未解知其归。 仙翁读书自怡怡,坐稳不觉路险巇。 牛羊猫狗先后随,老奴老婢俱忘机。 仙翁去就无不宜,岂以偷生辛苦为? 君不见风水洞前草离离,淡烟寒雨愁凄迷。 又不见云门长松啼子规,春风落花事已非。 神仙有无未知,人生有酒且自持,秦皇汉武徒尔为? |
| ...宗,昆仑雪山在其右,巍然天柱当中居。 斯文光气长,万丈塞太虚。 不信九天上,仙人不读书。 如今白玉楼,闻道紫阳老子在其上,手抟日月安星辰,为玉皇作典谟。 又闻郁罗萧台上,紫阳奏可决取河汉之水,< |
| 崔觐者高干,梁州城固人。 读书不求官,但与耕稼亲。 夫妇既已老,左右无子孙。 一日召奴婢,尽又田宅均。 俾之各为业,不用来相闻。 遂去隐南山,杂迹麋鹿群。 约曰或过汝,所给我为陈。 有时携其妻,来至诸人门。 乃与具酒食,啸咏相欢欣。 山南郑余庆,辟之为参军。 见趣使就职,漫不知吏文。 已复许谢事,但谓长者云。 补阙王直方,... |
| 大儒畴昔起乾淳,天地星源一脉真。 肯使我为修学记,始知君是读书人。 流泉要验胸中活,死草无拘纸上陈。 太极初生第一点,寻根细认古今春。 |
| 读书犹记少年狂,万卷纵横晒腹囊。 奔走半生头欲白,今年始得校书郎。 百家小邑万重山,惭愧斯民爱长官。 粳稻如云梨枣熟,暂留聊复为加餐。 病后浊醪都少味,老来欢意苦无多。 临行寂寞空相对,不作新诗奈客何。 |
| 渭城客舍柳烟弈,渔叟桃源去路包。 松竹林中读书处,一图风景属三家。 |
| 野饮不称意,归促紫游缰。 谁知草堂深处,清赏兴尤长。 梦里佳人锦瑟,眼底瓦盆浊酒,衣袖醉淋浪。 歌罢竹轩晚,风细月波凉。 为东园,梅与竹,足清香。 不须更栽桃李,花底驻春光。 人道漆园家世,王谢风流未远,培取桂枝芳。 读书贫亦好,此语试平章。 |
| 长忆当年,读书窗下,岁寒留看孤芳。 巡檐索笑,重到更彷徨。 梅隐先生何在,清江外、新构茅堂。 人应道、攀枝嗅蕊,那得救饥肠。 多情余习气,芒鞋竹杖,未忍相忘。 但年年依旧,疏影幽香。 好是春风近也,犹记得、吟绕昏黄。 开尊饮,参横斗转,同醉卧花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