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舣棹江干款式留,曾将避世与君谋。 谁知事变即勘定,端藉儒先宽顾忧。 分陕续书劳会计,借筹偶暇语绸缪。 分携竟作春风约,梅驿瞻云黯暮愁。 |
| 溪上桃花无数开,花间秋水绿于苔。 不因渔父寻源入,争识仙家避世来。 翠雨连云流玉洞,丹霞护日抱瑶台。 幔亭亦有红桥约,问我京华几日回。 |
| 微动风枝生丽态,半开檀口露浓香。 秦时避世宫娥老,旧日颜容旧日妆。 |
| 石桥横路水溅溅,百尺琳宫馆列仙。 闻有秦人来避世,至今修竹上参天。 |
| 去郭六十里,闲游避世譁。 不将仙鹤伴,还用白牛车。 草木隐君宅,香灯古佛家。 几多吟景致,无限笔光华。 泉想寻新眼,茶应发嫩芽。 遥知碧岩上,举手拂烟霞。 |
| 山公昔在郡,日醉高阳池。 归时夸酩酊,更问并州儿。 我亦爱池上,眼明见清漪。 二年始再往,一杯未尝持。 念岂公事众,又非筋力衰。 局束避世网,低回绁尘羁。 独惭旷达意,窃禄诚已卑。 |
| 种桃西庭下,有意延东风。 东风与雨至,染出枝上红。 花底有小鸟,其字曰桃虫。 既於桃得名,为桃言女工。 翦罗作舞衣,奉君欢莫穷。 举杯无愧者,避世武陵翁。 |
| 湖南茅屋裹,避世隐墙东。 瀹茗知泉味,栽桑助女工。 高歌牛背笛,称棹艇头风。 忆昔天随子,相逢乐在中。 |
| 飞桥走岩居,茅屋今已破。 何年避世僧,此地常独卧。 秋风高鸟入,夜月寒猿过。 自非心已灰,静极生悲惰。 |
| 流水桃花几换春,花溪溪上好栖真。 此中自有神仙伴,不是秦时避世人。 |
| 卿霭重重覆璧门,独挥鸿笔坐西垣。 诚明自有中和气,润色还多郁穆言。 内苑朱樱兼酷赐,前阶红药任风翻。 紫丝新履徊翔地,应笑东方避世喧。 |
| 聊向空山避世喧,数椽茅屋锁苔钱。 怕逢俗客慵开户,欣慕前贤愿执鞭。 已见二毛真老矣,幸存三径盍终焉。 细思万计惟閒好,敢为浮名误百年。 |
| 小筑林间避世纷,不妨野叟是知闻。 来游喜有楫迎我,归卧岂无云赠君? 得鹿梦回初了了,吠獒声恶尚狺狺。 从今雪夜频相过,纸帐蒲团要策勋。 |
| 倦能听雨眠窗底,忽起看山到水边。 遂性不如冲露鸟,流行何况下江船。 不臻屈子南征地,宁识秦人避世仙。 邂逅相逢又相别,一杯重把定何年。 |
| 北窗风劲雪云繁,移疾端居避世喧。 载酒谁过杨子宅,张罗休署翟公门。 多才最许飘飘气,少别还销黯黯魂。 促尔徘徊忆真赏,远天新月照黄昏。 |
| 高谈可听用心幽,灼见此翁非俗流。 鞍马破家还避世,田园得地肯封侯。 开窗修竹无由俗,绕屋青山总是秋。 门外短篱看亦好,黄金菊间碧牵牛。 |
| 台下衣冠已化尘,台前颜色尚如新。 林泉合是修行社,岩穴谁非避世人。 好鸟岂知当日事,幽花何似昔时春。 老僧不解论今古,应笑徘徊问隐沦。 |
| 禅房白几静无尘,野服黄冠意甚真。 避世全生深得策,闭门谢客亦高人。 忍情断酒非关病,随意收书不计贫。 近约嵩阳陈叔易,趁移丹灶过残春。 |
| 高蹈烟霞远世尘,翠微深处一纷巾。 若非严濑垂竿客,即是桃源避世人。 |
| 二老堂边花作林,不愁酒竭贳貂金。 宗人避世散还聚,才子哦诗绝复寻。 莫话衣冠一酸鼻,回思戎虏几寒心。 半墩仙隐吾庐在,人认桃源鸡犬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