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人游遍天台寺,究竟招提此最奇。 十里远排清荫入,五峰如按画图窥。 隋初便有高僧传,火后都亡过客诗。 重到定知非远约,岸巾高处立多时。 |
| 一寸毛锥当小锄,新篁移傍野人居。 难栖天上鸣阳凤,且伴窗前剔蠹鱼。 大节肯随风俯仰,数枝长带月扶疎。 此君本是虚心物,那更形声总是虚。 |
| 闲愁那到野人边? 万事元知合付天。 尽醉仅能三龠酒,新寒未办一铢绵。 邻僧每欲分斋钵,庙史犹来索社钱。 无地置锥真细事,不妨胸次日超然。 |
| 荆山有美玉,含华尚炳烂。 堪为圣君玺,堪为圣君案。 草木润不凋,烟霞覆不散。 野人到山下,仰视星辰畔。 倘或如栗黄,保之上霄汉。 |
| 风竹萧萧密掩门,苔封支径曲通村。 野人自有家林趣,那得荣华入梦魂。 |
| 霜蕊鲜鲜,野人开径新栽植。 冷香佳色。 趁得重阳摘。 预约比邻,有酒须相觅。 东篱侧。 为花辞职。 古有陶彭泽。 |
|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牵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枝声。 |
| 白杨树下谁家坟,火烧野草碑无文。 路傍尚卧双石马,行人指是故将军。 当时发卒开阴宅,千车送葬城南陌。 子孙今去野人来,高处牧羊低种麦。 平生意气安在哉,棘丛暮雨棠梨开。 百年富贵何足恃,雍门之琴良可哀。 |
| 元帝新祠西郭外,野人吊古独来游。 阴阴画壁开冠剑,寂寂丝窠上璪旒。 势比龙盘犹在眼,事随鸿去不回头。 叶碑廊下无人看,欲去摩挲又少留。 |
| 旱气满南州,深贻旰食忧。 蟹能升古井,龙敢卧深湫。 德政真无愧,丰年信可求。 野人无别慕,鼓腹事西畴。 |
| 地僻民居少,官勤国课优。 远程驱瘦马,小港碍行舟。 晴日盐花晓,风潮海气秋。 野人因买鹤,半月此迟留。 |
| 紫芋霜天到客居,秋风应倩野人锄。 竹炉细拨轻红火,暖襯寒窗夜读书。 |
| 高松高干云,众林安可到。 汤汤鸣寒溪,偃偃倚翠纛。 侧听心神醒,仰视目睛眊。 风雨天地动,一叶不欹倒。 岂同涧中萍,上下逐流潦。 岂同墙根槐,卷卷秋可扫。 凤凰引众禽,此木阴可焘。 君求百常柱,星日此可造。 般匠世有无,方钟野人好。 |
| 牛渚南来沙岸长,远吟佳句望池阳。 野人未必非毛遂,太守还须是孟尝。 |
| 信谗多见逐,伐国岂无仁。 屈子行江畔,昭王问水滨。 包茅曾责贡,香草自持纫。 莽苍山川在,渔歌属野人。 |
| 今日初春暖,山中事若何。 雪开喧鸟至,澌散跃鱼多。 幽翠生松栝,轻烟起薜萝。 柴扉常昼掩,惟有野人过。 |
| 洒落陶彭泽,风流陈太丘。 别来添夕梦,归日负春游。 已改枯榆火,宁污寒具油。 不知行乐地,能话野人不。 |
| 幽栖一亩宫,清峭似山峰。 邻里不通径,俸钱唯买松。 野人时寄宿,谷鸟自相逢。 朝路床前是,谁知晓起慵。 |
| 贫官多寂寞,不异野人居。 作酒和山药,教儿写道书。 五湖归去远,百事病来疏。 况忆同怀者,寒庭月上初。 |
| 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 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 夏老兰犹茂,秋深柳尚繁。 雾销山望迥,风高野听喧。 劳歌徒欲奏,赠别竟无言。 唯有当秋月,空照野人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