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愁来雨声悲,愁去雨声好。 忽然扣舷歌,云雾生缥缈。 日夕风雨寒,园林闃如扫。 静坐观物化,荣谢亦草草。 |
| 终朝无所见,茫茫烟雾侵。 白日不相照,何况他人心。 枯梅依古壁,寒鸟度高岑。 静坐孤窗中,幽响成哀吟。 春水一已平,杨柳一已深。 故物无遗迹,萧条风入林。 |
| 一室方方丈,名标抱膝新。 有书宜勘古,无学可留宾。 静坐神明固,清谈滋味真。 传家名刻在,长对草庐人。 |
| 静坐闲窗对短檠,曾将往事广搜寻。 也题流水高山句,也赋阳春白雪吟。 世上是非难入耳,人间名利不关心。 编成风月三千卷,散与知音论古今。 |
| 闻师日静坐,烦恼静中除。 燕子邻家去,僧雏别院居。 岭云归复尽,山果落将疏。 犹有相关事,溪头值老渔。 |
| 老桧依庭下,青坚自旧名。 林深便静坐,径浅却幽深。 逗日分松色,迎风和竹声。 相韩亲匾字,相对有余清。 |
| 山堂静坐夜无言,寂寂寥寥本自然。 何事西风动林野,一声寒雁唳长天。 |
| 一别几寒暄,迢迢隔塞垣。 相思长有事,及见却无言。 静坐将茶试,闲书把叶翻。 依依又留宿,圆月上东轩。 |
| 深居少往还,卷箔早秋间。 雨洒吟蝉树,云藏啸狖山。 炎蒸如便退,衣葛亦堪闲。 静坐得无事,酒卮聊畅颜。 |
| 深居少往还,卷箔早秋间。 雨洒吟蝉树,云藏啸狖山。 炎蒸如便退,衣葛亦堪间。 静坐得无事,酒卮聊畅颜。 |
| 苍苍竹林暮,吾亦知所投。 静坐山斋月,清溪闻远流。 西峰下微雨,向晓白云收。 遂解尘中组,终南春可游。 |
| 一更里,要精专。 安闲静坐眼看。 猿猴耍,莫放颠。 先须减睡眠。 眠心散,露青天。 恒沙功满大千。 工夫要,行功圆。 非干是自然。 |
| 优游静坐野僧家,懒出廛中露爪牙。 莫怪道人无可有,清风横点白云茶。 |
| 珍重西清老,书来访薜萝。 为邦应好在,作佛竟如何。 花押常衙少,柑香静坐多。 闻公须尚黑,未害小婆娑。 |
| 自怜涉世太迂疏,岂料今朝得自如。 老去不知官况好,归来顿觉道心舒。 湖山深处非凡景,松竹阴中有旧庐。 静坐忽闻乌鹊喜,开门还得故人书。 |
| 寒江映村林,亭上纳鲜洁。 楚客共闲饮,静坐金管阕。 酣竟日入山,暝来云归穴。 城楼空杳霭,猿鸟备清切。 物状如丝纶,上心为予决。 访君东溪事,早晚樵路绝。 |
| 掩关谁复抱琴来,静坐工夫欲换胎。 事到平心方是道,行希前哲奈非才。 镜中华发侵寻矣,松下衰翁矍铄哉。 畎畎未能忘一饭,经纶犹愿济云雷。 |
| 前身恐是靖庐公,手擘崔嵬栋此宫。 拔地三三屏特起,藏天六六洞潜通。 渊明山气忘言外,太白秋声静坐中。 一洗丹玄童子眼,待看鸾鹤下晴空。 |
| 住亦无依去是闲,何心终恋此林间。 片云孤鹤东西路,四海九州多少山。 静坐趁凉移树影,兴随题处著苔斑。 秋来洗浣行衣了,还尔邻僧旧竹关。 |
| 老来多病脚蹒跚,不觉追行一里宽。 归去闭门还静坐,世途步步是邯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