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诵相如赋,知渠旧姓卢。 花香冰里见,风味药中须。 细雨同梅熟,清声混乐呼。 山禽嗔老子,拍竹护金珠。 |
| 玉纤初捻梅花蕊。 早忆著、上元天气。 重寻旧曲声韵,收拾放灯欢计。 况人生、百岁能几。 任东风、笑我双鬓里。 重来花下醉也,不减旧时风味。 |
| 欲论心,先掩泪,零落去年风味。 闲卧处,不言时,愁多只自知。 到情深,俱是怨,惟有梦中相见。 犹似旧,奈人禁,偎人说寸心。 |
| 阿茸十五腰肢好,天与怀春风味早。 画眉匀脸不知愁,殢酒熏香偏称小。 东城杨柳西城草,月会花期如意少。 思量心事薄轻云,绿镜台前还自笑。 |
| 不到青州已月馀,麴生风味近何知。 东坡杯小君应怪,北海樽空客渐稀。 奇士正堪来间字,凝人那复肯还书。 分田种术嗟何晚,独盼庭柯望白衣。 |
| 意浓态远十洲人,岁晏天寒七泽滨。 奕奕云冠疑映月,僛僛翠带欲摇春。 梅稍枉为行人瘦,柳眼虚随酒市新。 林下水边风味永,弄珠谁见汉皋神。 |
| 渠摄郡时事
往年茏葱堂前路。 路上人夸通判雨。 去年拄杖过瓢泉,县吏垂头民笑语。 学窥圣处文章古。 清到穷时风味苦。 尊前老泪不成行,明日送君天上去。 |
| 高斋缭绕度双沟,老气轩昂盖九州。 不谓江山开悒怏,正缘风味得淹留。 招携好客供谈笑,拆补新诗拟献酬。 小摘自锄稀菜甲,旁观虚作不堪忧。 |
| 行尽苔阶碧甃长,早秋风味入思量。 蕙香半在空堂梦,荷雨多於别岸凉。 独夜玉弦知寂寞,旧愁湘月记微茫。 採江节晚秋心远,一舸轻颸过夕阳。 |
| 何郎风味梅花瘦,楚客孤高蕙草芳。 二子寥寥去人远,一编青竹姓名香。 |
| 寄问副车毛国镇,别来风味久如何。 蓬莱阁上谁同饮,宛委山前几番歌。 应向兰亭摛彩笔,曾教西子画清蛾。 若还问我今何似,比著前春醉更多。 |
| 东海一生垂钓客,石渠万卷校书郎。 丈人风味今如此,鹤到扬州兴更长。 |
| 新舂赤米摘青蔬,一饱从来不愿余。 门外久无温卷客,架中宁有热官书? 浊醪未废时时啜,短发犹须日日梳。 自笑少年风味在,满川烟雨正愁予! |
| 来禽海棠相续开,轻狂蛱蝶去还来。 山蜂却是有风味,偏采桧花供蜜材。 |
| 貌古期惊世,心夷合享年。 交游称长者,风味配先贤。 雁序飘零地,龙门寂寞边。 不知方便作诔,著意翠珉镌。 |
| 半开半合荣枯外,似有似闲淡中。 自是一般风味别,笑他红紫斗芳丛。 |
| 鱼煮船头笋煮园,一时风味最甘鲜。 君家象齿先春发,为我携锄斸翠烟。 |
|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
| 银盘日日饱朱樱,不负归辕过两京。 身到江南梅未熟,故国风味梦关情。 |
| 花品若将人品较,此花风味似吾儒。 秋英餐罢含清思,曾有离骚续笔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