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塘居处,方壶道号,汪姓莘名耕字。 欲将丹药点凡花,教都做、水仙无计。 家中安石,村中居易,总是一场游戏。 曲终金石满吾庐,争奈少、柳家风味。 |
| 我昔桥门客,于今喜送君。 天资自金玉,风味更兰薰。 各为亲年重,难忘别意勤。 功名何必问,怒翼正垂云。 |
| 慈湖老仙伯,乘云宾帝乡。 念之每汍澜,风味不可忘。 其门多英特,清文照缣缃。 为我勖诸贤,佐道当自强。 |
| 飞云多态,凉飕微度,都到酒边歌处。 冰肌玉骨照人寒,更做弄、一帘风雨。 同盘风味,合欢情思,不管星娥猜妒。 桃花溪水接银河,与占断、鹊桥归路。 |
| 水外漫山桃李。 那得个中风味。 一种最怜渠,酒著佳人半醉。 还似。 还似。 惊起午窗春睡。 |
| 风顺掠口岸,直觉市声沸。 转瞬西门高,晚色羃江气。 醉诵琵琶行,寄兴岂无谓。 撼摇黄芦津,谁知此风味。 |
| 不肯竞桃李,甘心同艾蒿。 德人一题品,愈觉风味高。 |
| 脱白弄青玉,风味犹辛酸。 指日梦惟肖,羹调天下安。 |
| 午树碧云合,星虚紫微垣。 赤肌风露香,绕齿冰雪温。 六月瘴雾湿,荔枝照黄昏。 江乡有此族,亦堕梅雨村。 白日走岩谷,红尘倾市门。 相如有酒渴,取密倾银盆。 一赏风味足,无使妨盘飧。 |
| 昨夜探寒梅,先报消息。 天遣花神妆点,衬贤侯清白。 试将玉蕊比修龄,算枝头千百。 更有不凡风味,付调羹仙客。 |
| 修禊节。 晋人风味终然别。 终然别。 当时宾主,至今清绝。 等闲写就兰亭帖。 岂知留与人闲说。 人闲说。 永和之岁,暮春之月。 |
| 兴福相传古道场,杖藜乘兴访支郎。 案翻梵贝烟消篆,院寂棋声日转廊。 玉版参师多古意,石梅问讯几时香。 禅家识得诗风味,清供杯茶熟煮汤。 |
| 如闻已熟遂初泉,日日江头数过船。 梅岭望来能止渴,曲车逢处解流涎。 故人海内忘形少,风味杯中到手贤。 遥想容斋对陈子,有时醉倒竹骚然。 |
| 惭愧先生有古风,岁寒庭户不言功。 叶间朱实仍风味,老去清阴转郁葱。 收拾雨声归杵臼,放教秋意擅梧桐。 年来负尔人无数,异世同心只两翁。 |
| 子猷清雅如此君,菊花冷淡如渊明。 古人嗜物非著物,风味相似因适情。 不见铁心宋广平,仍肯一赋写梅兄。 爱渠风雪不改清,似我不肯郎张卿。 |
| 阳公得种自蓝田,种在深山不计年。 雅爱茯神为伴侣,更邀枸杞作比联。 俗名谩自呼山羊,佳口由来号玉延。 啜尽羊羹殊可厌,藉渠风味涤腥膻。 |
| 槿户茅斋雅自便,京华风味入新年。 楼台冷落收灯夜,门巷萧条扫雪天。 疾酒不闻花外漏,放朝仍得日高眠。 何妨静习间中趣,欲问林僧结净缘。 |
| 薤叶葱根两不差,重蕤风味独清嘉。 薄揉肪玉围金钿,浅染鹅黄剩素纱。 台琖元非千叶种,丰容要是小莲花。 向来山谷相看日,知是他家是当家。 |
| 一点臙脂染蔕旁,忽然红遍绿衣裳。 紫琼骨骼丁香瘦,白雪肌肤午暑凉。 掌上冰丸那忍触,樽前风味独难忘。 老饕要啖三百颗,却怕甘寒冻断肠。 |
| 篱根委馀菊,阶角年残叶。 清言久不悒,何以慰疲薾。 朋樽涵太和,高兴雅所惬。 谁云居室远,风味自可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