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翠围侍女拥红幢,霞脸调朱笑额黄。 共醉东君千日酒,更翻西母九霞觞。 人间天上高低影,月下风前自在香。 输得广寒宫里客,年年绿鬓赏秋光。 |
| 昨日青青尚未齐,忽看春色满高低。 陂梅弄影争先舞,叶鸟藏身自在啼。 樵蹻踏云归旧径,渔蓑背雨向前溪。 似知我欲逃轩冕,谈笑相过各有携。 |
| 渚风低,芙蓉万朵,清妍赋情味。 雾绡红缀。 看曼立分行,闲淡佳丽。 靓姿艳冶相扶倚。 高低纷愠喜。 正晓色、懒窥妆面,娇眠敧翠被。 秋光为花且徘徊,朱颜迎缟露,还应憔悴。 腰肢小,腮痕嫩、更堪飘坠。 风流事、旧宫暗锁,谁复见、尘生香步里。 谩叹息、玉儿何许,繁华空逝水。 |
| 星河耿耿寒烟浮,白龙衔月临霜楼。 谁家砧弄细腰杵,一声捣破江城秋。 双桐老翠堕金井,高低冷逐西风紧。 静如秋籁暗穿云,天半惊鸿断斜影。 哀音散落愁人耳,何处离情先唤起。 长信宫中叶满阶,洞庭湖上波平水。 万里征夫眠未成,摇风捣月何丁丁。 楚关秦岭有归客,一枕夜长无限情。 |
| 春山晓露洗新碧,宿鸟倦飞啼石壁。 手携桃杖歌行役,鸟道纡回惬所适。 千树朦胧半含白,峰峦高低如几席。 我生偃蹇耽幽僻,拨草驱烟频蹑屐。 采采前山慎所择,紫芽嫩绿敢轻掷。 龙团佳制自往昔,我今未酌神行怿。 安得龟蒙地百尺,前种武夷后郑宅。 逢春吸露枝润泽,大招二陆栖魂魄。 |
| 风和日蒲余烟嫩,测测透鲛绡。 相逢且喜,人圆玳席,月满丹霄。 烂游胜赏,高低灯火,鼎沸笙箫。 一年三百六十日,愿长似今宵。 |
| 圆吭高低唱,奇葩赤白章。 每嗟官束缚,肯放酒颠狂。 幕燕终难稳,池鱼欲自藏。 宦游何处好,山北是吾乡。 |
| 芰荷风、涤面恰麦秋,应倒著春衣。 渡晓溪云湿,日流尘脚,露滉蛛丝。 调翼受风雏燕,弱不解争泥。 衬琅玕锦院,竹外蔷薇。 立久阑干凭暖,看行鱼吹沫,波晕平池。 藓痕斑础石,渐雨熟梅时。 傍短篱、成团粉蝶,掠野花、相逐高低。 忘言处,徽弦乍拂,流水先知。 |
| 寒食清明节令佳,禁烟遗俗渺天涯。 清醇只向丹田暖,料峭犹烦翠幕遮。 长短骤看森雨笋,高低难觅旋风花。 小斋寂寂谁为伴,水底初闻两部蛙。 |
| 彩旗画柱清明后。 花前姊妹争携手。 先紧绣罗裙。 轻衫束领巾。 琐绳金钏响。 渐出花梢上。 笑里问高低。 盘云亸玉螭。 |
| 分符不独得民夸,玉署清华有棣华。 重耳山河初作主,阖闾宫阙旧为家。 风飘楼阁高低乐,日照池塘上下花。 多谢到州农未劝,双金先沐寄烟霞。 |
| 没巴没鼻,霎时间、做出漫天漫地。 不论高低并上下,并白都教一例。 鼓动膝六,招邀巽二,一任张威势。 识他不破,只今道是祥瑞。 却恨鹅鸭池边,三更半夜,误了先生济。 东郭先生都不管,关上门儿稳睡。 一夜东风,三竿暖日,万事随流水。 东皇笑道,山河原是我底。 |
| 人我众生寿者,宁分彼此高低。 法身通照没吾伊。 念念体分同异。 见是何曾是是,闻非未必非非。 往来诸用不相知。 生死谁能碍你。 |
| 短棹轻帆,风恬浪静。 溢目湖光镜样平,渔歌未起同谁听。 万壑千岩,高低普应。 狼藉断霞残照中,船头拨转都收尽。 麽朅提国,亲行此令。 |
| 我性入诸佛性,诸方佛性皆然。 亭亭蟾影照寒泉。 一月千潭普现。 小则毫分莫识,大时遍满三千。 高低不约信方圆。 说甚短长深浅。 |
| 不夜城头着此亭,山川幻化抑何神。 高低地势平於水,穷富人家等是春。 一氯中间知有造,四方上下了无尘。 烹茶读易从古适,不羡梁园作赋人。 |
| 岚影浮春,云容阁雨,澄泓碧展玻璃。 高低楼观,窗户舞涟漪。 别有轻盈水面,清呕起、舟叶如飞。 沙堤上,垂鞭信马,柳重绿交枝。 渐残红倒影,金波潋滟,弦管催归。 看飘香陈粉,满路扶携。 不尽湖边风月,孤山下、猿鸟须知。 东风里,年年此水,贮尽是和非。 |
| 道释儒门,三教归一,算来平等肩齐。 道分天地,万化总归基。 佛在灵山证果,六年后、雪岭修持。 儒家教,温良恭俭,万代帝王师。 道传秘诀,佛流方便,忍辱慈悲。 大成至圣,岂辩高低。 都是后学晚辈,分人我、说是谈非。 休争气,三尊一体,瞻仰共皈依。 |
| 正夕阳闲,秋光淡,鸳瓦参差华屋。 高低帘幕迥,但风摇环佩,细声频触。 瘦怯单衣,凉生两袖,零乱庭梧窗竹。 相思谁能会,是归程客梦,路谙心熟。 况时节黄昏,闲门人静,凭栏身独。 欢情何太速。 岁华似、飞马驰轻毂。 谩自叹、河阳青鬓,苒苒如霜,把菱花、怅然凝目。 老去疏狂减,思堕策、小坊幽曲。 趁游乐、繁华国。 回首无绪,清泪纷... |
| 飞金走玉常奔驰。 日上还西。 自古待著长绳系。 算尘心、谩劳役堪悲。 盘古到此际。 桑田变海,海复成陆高低。 噫嘻。 下土是凡质容仪。 寿考能消,几日支持。 念一世。 真若朝荣暮落难期。 幸有志、日传得神仙希夷。 希夷。 堪为千古人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