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花婀娜露凝香,风叶摇秋凤尾凉。 梦入画堂银烛下,翠屏深处隐红妆。 |
| 松竹幽禽尺素间,恍然真向雪中看。 动摇已自清风足,何况丹青写岁寒。 |
| 荷叶如钱三月时,幅巾藜杖一追随。 尔来胜事知多少,惟有风标公子知。 |
| 管妙弦清韵入神,老人合眼醉醺醺。 成知不及当来曲,犹觉闻时胜不闻。 |
| 简易高人道,崇玄性自真。 身常居太极,心已远凡尘。 玉阶辞荣禄,瑶台役鬼神。 辛勤三十载,羡尔道心淳。 |
| 吾皇尽孝,宗庙务崇尊。 巨典备弥文。 巍巍东向开基主,七世祔神孙。 追思九闰整乾坤。 环宇慕洪恩。 从今密迩高宗室,千载事如存。 |
| 墨花垂免頴,千古尚漓漓。 翠羽风前叶,秋声雨一枝。 诗题春粉节,绷脱玉婴儿。 湘浦人何在,空闻凤管吹。 |
| 春莺叶底引圆吭,临罢黄庭日更长。 满院柳花寒食后,旋钻新火爇炉香。 |
| 六龙转淮海,万骑临吴津。 王者本无外,驾言苏远民。 瞻彼草木秀。 感此疮痍新。 登堂望稽山,怀哉夏禹勤。 神功既盛大,后世蒙其仁。 愿同越句践,焦思先吾身。 艰难务遵养,圣贤有屈伸。 |
| 深隐天台不记秋,琴台长别一何愁。 茶烟岩外云初起,新月潭心钓未收。 映宇异花丛发好,穿松孤鹤一声幽。 赤城不掩高宗梦,宁久悬冠枕瀑流。 |
| 林间无事可装怀,昼睡功劳酒一杯。 残梦不能全省记,半随风雨过东街。 |
| 清凉境界火云藏,但觉仙家日更长。 千岁寿松谁宴坐,星君午夜吐光芒。 |
| 太祖太宗兄授弟,两派天源称善继。 真宗嗣位及仁宗,以子传孙皆圣裔。 英宗有诏嗣濮王,次及神过哲宗世。 徽宗行道付钦宗,高宗南渡中兴帝。 孝宗之末嗣秀王,揖逊而朝诚鲜俨。 |
| 秋入幽丛桂影团,香深粟粟照林丹。 应随王母瑶池晓,染得朝霞下广寒。 |
| 高宗下诏传神器,嗣皇御殿犹挥涕。 当时获缀鵷鹭行,百寮拜舞皆歔欷。 小臣疏贱亦何取,即日趋召登丹陛。 鸣呼! 桥山岁晚松柏寒,杀身从死岂所难! |
| 月宫移就日宫栽,引得轻红入面来。 好向烟霄承雨露,丹心一一为君开。 |
| 万片绿荷流水西,乱风飘雨湿人衣。 前村竹树田家密,时见軥辀屋后飞。 |
| 大哉圣宣,斯文在兹。 帝王之式,古今之师。 志则春秋,道由忠恕。 贤于尧舜,日月其誉。 维时载雍,戢此武功。 肃昭盛仪,海宇聿崇。 |
| 大界宜春赏,禅门不掩关。 宸游双阙外,僧引百花间。 车马喧长路,烟云净无山。 观空复观俗,皇鉴此中閒。 |
| 太白巃嵷东南驰,众岭环合青分披。 烟云厚薄皆可爱,木石疏密自相宜。 阳春已归鸟语乐,溪水不动鱼行迟。 生民无不得处所,与兹鱼鸟皆熙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