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查建州陷贼寄钟郎中(谟即查从事也)》 皓首应全苏武节,故人谁得李陵书。

皓首应全苏武节,故人谁得李陵书。

意思:白头应全苏武节,所以人谁得到李陵书。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闻查建州陷贼寄钟郎中(谟即查从事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作者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个人的遭遇,表达了对战争和政治的深深忧虑。 首句“闻道将军轻壮图,螺江城下委犀渠。”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的将军对战争的态度。将军们似乎对远征漠北的壮志豪情并不在意,他们更关心的是在螺江城下部署兵力,准备战斗。犀渠是一种铁甲,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旌旗零落沉荒服,簪履萧条返故居。”这两句描绘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对社会秩序的冲击。战旗零落,象征着军队的衰败;人们流离失所,回到故乡的希望也变得渺茫。 “皓首应全苏武节,故人谁得李陵书。”这里用苏武和李陵的故事来表达对忠诚和友情的赞美。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人们仍然坚守自己的节操,保持对朋友的忠诚。然而,对于那些失去朋友的人来说,他们能得到李陵那样的消息吗? “自怜放逐无长策,空使卢谌泪满裾。”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自己的无奈和悲痛。他因为被放逐而无法做出长远的策略,只能看着卢谌泪湿衣襟。这既是对自己的悲叹,也是对社会的批评。 整首诗通过描绘战争和个人的遭遇,表达了对战争和政治的深深忧虑。它提醒我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该坚守自己的节操,保持对朋友的忠诚,同时也要关注社会问题,为改善社会做出努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道将军轻壮图,螺江城下委犀渠。
旌旗零落沉荒服,簪履萧条返故居。
皓首应全苏武节,故人谁得李陵书。
自怜放逐无长策,空使卢谌泪满裾。
作者介绍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的父亲徐延休也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徐铉十岁开始能够写作,以文笔清丽工整著称,被誉为唐代韩愈之后的诗文“韩徐”。他的诗歌和散文以清新淡雅、自然优美为主,代表作品有《风入松》、《赋得古原草送别》等。他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擅长楷书和行书,代表作品有《竹轴帖》、《道德经》等,对中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徐铉是中国文化艺术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散文和书法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解释

  • 苏武

    读音:sū wǔ

    词语解释

    ⒈  西汉使臣。字子卿,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公元前100年任中郎将,奉命出使匈奴。匈奴贵族对他多方威胁诱降,均遭拒绝。后被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地区牧羊。他坚持十九年不肯屈服。前81年,匈奴与汉和好,遂被释放,终于返回长安。

  • 皓首

    解释

    皓首 hàoshǒu

    [hoary head] 白头,指老年

    垂发服戎,功成皓首。——《后书书·吕强传》

    引用解释

    白头,白发。谓年老。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