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首应全苏武节,故人谁得李陵书。
意思:白头应全苏武节,所以人谁得到李陵书。
出自作者[唐]徐铉的《闻查建州陷贼寄钟郎中》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深情的诗,它以一位曾经在战争中生活过的诗人的视角,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离别家乡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首句“闻道将军轻壮图,螺江城下委犀渠”,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将军们的决断。这里的“轻壮图”可能指的是将军们对战争的轻视,他们可能认为战争只是短暂的冲突,不会造成长期的伤害。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战争的结果往往是城下委犀渠,即城池被攻破,士兵们被俘虏。这种描绘让人感到战争的无情和悲惨。
“旌旗零落沉荒服,簪履萧条返故居”,这两句描绘了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旌旗零落,意味着军队的败退和地方的荒凉;簪履萧条,则暗示了人们生活的困苦和艰难。诗人用“返故居”来表达人们渴望回到过去的生活,但现实却是难以实现的。
“皓首应全苏武节,故人谁得李陵书”,这两句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苏武节,指的是苏武牧羊的故事,诗人以此表达对忠诚和坚韧的赞美。李陵书,指的是李陵在与匈奴的战斗中写给皇帝的信,诗人以此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
“自怜放逐无长策,空使卢谌泪满裾”,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感慨。诗人感到自己被放逐,没有长策可用,只能让卢谌泪满裾。这里的“无长策”可能是指诗人没有找到解决自己困境的方法,“空使卢谌泪满裾”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离别家乡的痛苦、对故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感到深深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