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锺无在铸戈戟,宫殿已倒生禾黍。
意思:鼎钟没有在铸造戈戟,宫殿已经倒生禾黍。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一石鼓》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岐山之阳的鼓为切入点,通过描述鼓的“无用”与“有用”之处,表达了人生价值的多元性,以及世事的无常。
首段描述了鼓的“无用”之处,被视为无价值之物,甚至被悬空放置,无人问津。然而,正是这种看似无用的存在,却成为了周宣王自我托付的象征,无人敢侮。这表达了诗人对无用之物的独特见解,即看似无用之物,往往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中段描述了鼓在周宣王死后,其存在的价值逐渐消失,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见证了周朝的兴衰。然而,尽管周朝的鼎锺、宫殿等重要文物都已消失,但山中的鼓却仍然存在。这暗示了即使在历史的变迁中,有些事物仍然能够保持其存在的价值。
随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历史上的其他人物和事件,如项籍、马童杨喜等。这些人物在生前被视为有用之物,受到世人的喜爱和追求,但最终却落得身死名裂的下场。这进一步强调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价值的多元性。
最后,诗人呼吁人们应该珍惜那些看似无用之物,因为它们可能蕴含着巨大的价值。同时,他也提醒人们不要过于追求功名利禄,因为这些外物是微不足道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它提醒人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过于追求功名利禄。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保持对无用之物的敬畏之心,因为它们可能蕴含着巨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