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媚张汤似谒居,阿谀天子过相如。
意思:亲媚张汤象鲁谒居,阿奉承天子过错相如。
出自作者[宋]陈普的《咏史上·倪宽》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汉代儒学的一段评论,主要是在比较张汤、谒居、相如等人的行为,以及他们对汉儒传统儒学的影响。
首句“亲媚张汤似谒居”,这里的“亲媚”一词,带有一定的贬义,暗示张汤的行为可能并不被儒学正统所接受。然而,“谒居”是汉代的一位学者,他的行为被视为符合儒学的标准。这里似乎是在说,尽管张汤的行为可能有些偏离儒学传统,但他对汉儒的影响可能超过了谒居。
第二句“阿谀天子过相如”则进一步描述了张汤的行为,暗示他可能过于迎合皇帝的意愿,而这种行为可能对儒学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而“相如”则是汉代另一位著名的儒学学者,他的行为被视为符合儒学的标准。这里似乎是在暗示,张汤的行为可能已经偏离了儒学的正道。
第三句“汉儒个个公孙子”则是对汉儒的赞美,他们每个人都像是公孙子一样,坚守儒学的传统,不因个人利益而改变儒学的基本原则。这一句强调了儒学传统的坚韧性和稳定性。
最后一句“不坠遗经一仲舒”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阐述,强调即使在汉儒中,也有像仲舒这样的人,他们能够保持儒学的传统,不因个人或政治因素而改变。这里似乎是在赞扬仲舒对儒学的坚守和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评论汉代儒学的发展和演变,强调了儒学传统的坚韧性和稳定性,赞扬了那些能够坚守儒学原则的人。同时,也暗示了对偏离儒学正道的行为的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