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赏析:诗经.邶风.新台译文】新筑的高台很鲜明,可是河水却停流。本想有安乐和顺的追求,可得到的粗席却不少。 新筑的高台有散落,河水却被沾污了。本想有安乐和顺的追求,可是粗糙的草席却不断绝。 鱼网布设想捕鱼,鸿雁见网纷飞去。本想有安乐和顺的追求,可得到的却是使人忧惧的安置。 【说明】这是一首讥讽卫宣公筑台的山歌,从《诗·大雅·灵台》中,我们知道周文王筑灵台,从《孟子·梁惠王上》我们亦看到梁惠王筑灵池,齐宣王辟园囿筑雪宫,可见自殷商以来,所有的统治者都喜欢建筑一些豪华的标志性建筑以表明自己的政绩。因此卫宣公也不例外,想筑一座新台来表明自己国力的强盛,并炫耀自己的富有。然而却不料这些建筑却是“豆腐渣”工程。歌的第一段是描写新台建成后,本想登台观水,可是水却停流了,也就是说水量大为减少了,登上新台后,却发现许多粗陋的草席裸露在外面。第二段则是描述新台粉落在河边,污染了河水。歌的第三段则是比喻,说明“事与愿违”的道理。 自古以来,凡是这些劳民伤财,不得民心的工程大都如此,人民从心里不满意这样的炫耀,便敷衍了事。这便是发生在春秋时期邶地的一种风俗,人民不是以直接的对抗来反对统治者,而是采取了消极怠工、敷衍了事的行为方式。这与《北风》一歌略有相同,《北风》是描述人们逃离,本诗之意,则在于人们的消极。这是对卫宣公的一种幸灾乐祸的嘲讽。 2.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出自列《诗经》哪一首诗歌出自《诗经》中有一篇叫《新台》的(卫宣公在黄河边上筑了一座台来迎娶齐宣姜): 新台有泚,河水弥弥。燕婉之求,蘧篨不鲜。新台有洒,河水浼浼。 燕婉之求,蘧篨不殄。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燕婉之求,得此戚施。 译文: 河上新台照眼明,河水溜溜满又平。只道嫁个称心汉,缩脖子虾蟆真恶心。 新台高高黄河边,黄河平平水接天。只道嫁个称心汉,癞皮疙瘩讨人嫌。 下网拿鱼落了空,拿个虾蟆在网中。只道嫁个称心汉,嫁着个缩脖子丑老公。 3.诗经国风160篇共是哪几篇国风包括《周南》、《召南》和《邶风》、《墉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也称为"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篇。 《诗经》国风中《周南》总计十一篇: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苡、汉广、汝坟、麟之趾。 国风·召南共有十四首诗:鹊巢、采蘩、草虫、采苹、甘棠、行露、羔羊、殷其雷、摽有梅、小星、江有汜、野有死麕、何彼襛矣、驺虞。 《邶风》作品包括:柏舟、绿衣、燕燕、日月、终风、击鼓、凯风、雄雉、匏有苦叶、谷风、式微、旄丘、简兮、泉水、北门、北风、静女、新台、二子乘舟。 鄘风所含诗:柏舟,墙有茨,君子偕老,桑中,鹑之奔奔,定之方中,蝃蝀,相鼠,干旄,载驰 《卫风》有《考槃》,氓,木瓜,淇奥,伯兮 《王风》有十首。包括: 黍离 君子于役 君子阳阳 扬之水 中谷有蓷 兔爰 葛藟 采葛 大车 丘中有麻 "郑风"共有二十一首诗。缁衣,将仲子,叔于田,大叔于田,清人,羔裘,遵大路,女曰鸡鸣,有女同车,山有扶苏,萚兮,狡童,褰裳,丰,东门之墠,风雨,子衿,扬之水,出其东门,野有蔓草,溱洧 "齐风"共有十一首诗。包括:鸡鸣 还 著 东方之日 东方未明 南山 甫田 卢令 敝笱 《魏风》包括《葛屦》、《汾沮洳》、《园有桃》、《陟岵》、《十亩之间》、《伐檀》、《硕鼠》等七篇诗歌。 唐风,有绸缪,葛生,鸨羽,杕杜,无衣,蟋蟀,扬之水,羔裘,杕之杜,椒聊。有枢,采苓 《秦风》共10首,包括《车邻》、《驷》、《小戎》、《蒹葭》、《终南》、《黄鸟》、《晨风》、《无衣》、《渭阳》、《权舆》。 《陈风》共有10首,宛丘,东门之枌,衡门,东门之池,东门之杨,墓门,防有鹊巢,月出,株林,泽陂 《桧风》共有四首诗。1 素冠2 隰有苌楚3 羔裘4 匪风 曹风共有四首诗。 包括:蜉蝣 候人 鸤鸠 下泉 豳风1七月2鸱鸮3东山4破斧5伐柯6九罭7狼跋 4.出自诗经的177个成语谷风 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 习习谷风,维风及颓。将恐将惧,寘予于怀。 将安将乐,弃予如遗。习习谷风,维山崔嵬。 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遵大路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无我恶兮,不寁[1]故也!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丑兮,不寁好也!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驺虞 彼茁者葭,壹发五豝[1],于嗟乎驺虞!彼茁者蓬,壹发五豵[2],于嗟乎驺虞!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缁衣 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缁衣之席[1]兮,敝予又改作兮。 适子之馆兮,还予授子之粲兮。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酌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 我龙受之,蹻蹻王之造。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著 俟我于著乎而。 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俟我于庭乎而。 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俟我于堂乎而。 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竹竿 籊籊[1]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 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淇水在右,泉源在左。巧笑之瑳[2],佩玉之傩。 淇水滺滺[3],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株林 胡为乎株林?从夏南兮?匪适株林,从夏南兮!驾我乘马,说于株野。 乘我乘驹,朝食于株。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终南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 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 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终风 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终风且霾,惠然肯来,莫往莫来,悠悠我思。 终风且曀[1],不日有曀,寤言不寐,愿言则嚏。曀曀其阴,虺虺其雷,寤言不寐,愿言则怀。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中谷有蓷 中谷有蓷[1],暵[2]其乾矣。 有女仳离,慨其叹矣。慨其叹矣,遇人之艰难矣。 中谷有蓷,暵其修矣。有女仳离,条其啸矣。 条其啸矣,遇人之不淑矣。中谷有蓷,暵其湿矣。 有女仳离,啜其泣矣。啜其泣矣,何嗟及矣。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陟岵 陟彼岵兮,瞻望父兮。 父曰:嗟!予子行役,夙夜无已。上慎旃哉!犹来!无止!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陟彼冈兮,瞻望兄兮。 兄曰:嗟!予弟行役,夙夜无偕。上慎旃哉!犹来!无死!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执竞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 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钟鼓喤喤,筦磬将将。 降福穰禳,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正月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 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我独兮,忧心京京。 哀我小心,癙忧以痒。父母生我,胡俾我愈。 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忧心愈愈,是以有侮。忧心惸惸,念我无禄。 民之无辜,并其臣仆。哀我人斯,于何从禄。 瞻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烝民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天监有周,昭假天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 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振鹭 振鹭于飞,于彼西雝。 我客戾止,亦有斯容。在彼无恶,在此无斁。 庶几夙夜,以永终誉。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召旻 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 天降罪罟,蟊贼内讧,昏椓靡共,溃溃回遹。实靖夷我邦。 皋皋訿訿,曾不知其玷。兢兢业业,孔填不宁,我位孔贬。 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苴。我相此邦,无不溃止。 维昔之富不如时,维今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湛露 湛湛露兮,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岂弟君子,莫不令仪。 先秦·诗经 查阅全部。 瞻昂 瞻昂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 罪罟不收,靡有夷瘳。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 此宜无罪,女反收之。 5.诗经中的六义是什么,分别有什么意思诗经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 1.风,即国风,是各地的民歌,诗经中共有十五国风。 比较常见的篇目如《关雎》、《蒹葭》、《氓》、《七月》等。 2.雅,包括大雅和小雅,多数为公卿贵族所做,一般看作“正声”。 常见的篇目如《采薇》、《鹿鸣》、《江汉》、《思齐》(前两篇属小雅,后两篇属大雅)等。 3.颂,即祭祀和颂圣的乐曲,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常见的篇目如《我将》、《有客》、《玄鸟》等。 4.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5.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如《魏风·硕鼠》、《邶风·新台》都是通篇用比的。 6.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要说的内容。 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魏风·伐檀》也是用兴这种表现手法的突出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