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画家“溥心畲”三字,李敖怎么读作“fuxinyu”,是不是读错了李敖应该是读pu3 xin yu2 ,这读法没有错。 1. 溥 部首 水 部首外笔画 10 总笔画 13 注音一式 ㄆㄨˇ 汉语拼音 pu ˇ 注音二式 puˇ 广大的。诗经˙大雅˙公刘:「瞻彼溥原,乃陟南冈。 」 普遍。同「普」。 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2.畲 音读 (一)ㄩˊ (二)ㄕㄜ yuˊ she释义 (一)ㄩˊ (yuˊ)开垦过二年的田地。 说文解字:「畲,二岁治田也。」(二)ㄕㄜ (she)用火燎原而后种植的耕作方式。 晋.陶渊明.和刘柴桑诗 :「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 待火耕的荒田。 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之九:「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姓。 如明代有畲恭。资料来源:台湾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网路版) 台湾教育部异体字字典(网路版)。 2.古老而有趣的问题《诗经》上有一句“女曰欢之,男曰既且,对欢”你可真行~~~!!!哎……不说什么了!!也就是你能想得出来啊~~!! 李敖就是不停地解说中国的传统文学,不过也代表一个观点,可以一笑而过! 李敖不是说过,“这些东西出现以后,男人越玩越欢,女人也越玩越痛快。” 李敖有话说 第二百零四集 (全文) 一连串的一些节目里面都谈到杂七杂八台湾岛上的一些事情,我自己啊谈得都烦了,今天啊 另改一道菜,端出来给大家吃,又回到我的老本行,我的本行是什么?我告诉大家,玩中国的古典的东西,这是我的本行。 我是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毕业的,也念过历史研究所,没念完自己就颠了,就跑掉了。 我觉得我有很多的读书的本领,其中一个本领就表现在,我对古今中外的资料那种融会贯通的这种绝活上面,我觉得这是我的一个长处。我曾经在我的节目里面跟大家谈过,我们这祖宗,祖父祖母祖宗,祖宗这个祖字,这边是个示字部,这个神仙,这个示字部,那边是个且字,而且的且字,这个且字什么字呢?且就是我们现在祖宗牌位,祖宗牌位就是这么一个牌位,下面一个横的,看起来就像而且的且字。 且是什么呢?我在节目里面跟大家讲过,且就是中国古人的,像很多原始的民族,成长的原始民族一样的**的崇拜,对**的崇拜,那且字是对什么**的崇拜呢?对男性的**的崇拜,所以叫做且。我在我的节目里面,曾经举诗经为例,告诉大家那个字啊在我们传统的两千年来的解释,都说那个且字是语助词,没有意义,是帮着这句话的口气的。 在诗经里面讲,说狂中之狂也,且,过去的解释里面,就是狂中之狂也,你这个小太保,神气什么嘛,你跟我恋爱,你神气什么嘛就完了,不对的,在我的解释里面,狂中之狂也,上面一点,且字那个且字,是在具体的话来骂人了,骂什么话呢,就是X X,狂中之狂也,你这个小子神气什么嘛 X X,就是那句话骂你的。 所以原来两千年来,都被认为是一个语助的,帮着这个发音的这么一个助词,在我李敖研究之下,那不是助词,那是名词,不但是名词,还是个勃起来的名词。 可现在的小太妹,怎么骂这个小太保?两个人打情骂俏,谈情说爱,然后翻脸的时候,或者打情骂俏的时候,那个女孩在说,狂中之狂也,且,你这个小子神气什么嘛,嗨,X X。 我今天再给大家看个绝活,再举个例子给大家看,大家看我手里拿这东西啊,这是诗经,这个诗经是海峡两岸合作的,诗经由台湾的师范大学的文学院长主编,请了大陆很多的专家来做注解,我们把话说破了,就是拣便宜,什么拣便宜呢?中国大陆这边很多学者们研究中国古典的作解释,台湾这边给点钱,给点稿费,给点版税,台湾这边钱多嘛,就达成了协议。 所以台湾这边没有怎么努力,主要的这个货呢是大陆这边完成的,可是出版呢,是海峡两岸联合出版的。 这本诗经里面,大家看这里面有一首诗,这首诗什么呢?叫做郑风,大家看啊郑风,就是国风里面有很多国,郑国里面这些诗。 这诗里面呢,我们就可以看到有一首啊,郑风里面最后一首,叫做溱洧。 溱是一条水的名字,洧也是一条水的名字,我们看这个诗经跟下面的这个白话的翻译,很用心的翻译,是怎么翻的,你看啊,溱与洧,看到翻译没有,溱水河呀洧水河,方涣涣兮,春天来了长满了那沙洲,士与女,青年的小伙和姑娘,方秉蕑兮,清香的兰花拿在手,这都翻译的没有错。 然后女曰:“观乎?”,姑娘说道,我们出去走走吧,就玩玩吧,士曰:“既且。”我把它念成且啊,我们简单念,通俗念法,小伙子说,我去玩过了,虽然玩过了,且往观乎,不妨再去走一走。 洧之外,一走走到洧水河,洵?且乐,地方很大,人很多,真快乐。大家看到这个,我再念一遍给大家听,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中文翻译,溱水河啊洧水河,春来长满那沙洲,前年小伙和姑娘,清香兰花拿在手,姑娘说道且去游,小伙子说虽游过,不妨再去走一走。 一走走到洧水河,地大人多真快乐。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维士与女,挤满了都是男和女,伊其相谑,又是笑来又是说,赠之以勺药,互相赠送芍药。 第二段,溱与洧,溱水河啊溱水河,浏其清矣,河水深清气微波,士与女,青年小伙和姑娘,殷其盈兮,一伙一伙真是多。女曰:“观乎?”姑娘说道去看看,士曰:“既且。” 小伙子说已经看过了,且往观乎,不妨再看乐一乐。洧之外,一走走到洧水河,洵?且乐,地方又宽敞人快活,维士与女,挤满都是男和女,伊其将谑,又是笑来又是说,赠之以芍药,互相赠送香芍药,完了。 大家都看到这个歌,我认为这个翻译啊有一段是有严重的问题,这个问题啊我不瞒大家说,北京四大不要脸之一郭沫若,他发现出来,可是他的解释里面没有我李敖解释的这么明确,这么生动,所以呢以我李敖说的为准。这里面呢就这段话,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什么意思啊?它翻成说姑娘说道,我们那个地方好,我们去玩吧,跑去看一下把,到那边去走一走吧。小伙子说,男生说,虽有过,我去过了,士曰:“既且。” 我已经去过了,然后说 且往观乎,不妨再走,再去一趟吧,再。 3.名画家“溥心畲”三字,李敖怎么读作“fu xin yu”,是不是读错了李敖应该是读pu3 xin yu2 ,这读法没有错。 1. 溥 部首 水 部首外笔画 10 总笔画 13 注音一式 ㄆㄨˇ 汉语拼音 pu ˇ 注音二式 puˇ 广大的。诗经˙大雅˙公刘:「瞻彼溥原,乃陟南冈。」 普遍。同「普」。诗经˙小雅˙北山:「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2.畲 音读 (一)ㄩˊ (二)ㄕㄜ yuˊ she 释义 (一)ㄩˊ (yuˊ) 开垦过二年的田地。说文解字:「畲,二岁治田也。」 (二)ㄕㄜ (she) 用火燎原而后种植的耕作方式。晋.陶渊明.和刘柴桑诗 :「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 待火耕的荒田。唐.刘禹锡.竹枝词九首之九:「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姓。如明代有畲恭。 资料来源:台湾教育部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网路版) 台湾教育部异体字字典(网路版) 4.别读李敖的书 要看李敖读什么书被称为“最牛历史老师”的纪连海,以“阅读的乐趣”为题开了一场讲座。这位从中学课堂走上百家讲坛,有着旧式知识分子朴素本色、甚至表情和打扮略显不合时宜的历史老师,以现场众多的围观“粉丝”数量和笑声不断的演讲效果,证明了“知识的力量”,以及男人的魅力。 昨天下午,纪连海镇定地如期走上讲台,神采飞扬地用他的北京话为听众们讲述自己的成功学——读书。“书籍可以带给你所想要的一切”,“我之所以成功都是书带来的”,“多读书、善思考,然后你便能拥有一切。”“读书不多的人,骂人带脏字。读书多了,被你骂的人还要帮你点钱。” 讲台上,纪连海的幽默和风趣一如既往。他的演讲逗得台下笑声连连,因为不少听众都是小学生,纪连海后来告诉记者,他特别调整了一下讲述内容。不过,记者倒是发现,纪连海特别喜欢和孩子们“抬杠”,还把台下的孩子们称为“小屁孩”,遭到了孩子们的“强烈抗议”。 “我不看电视,电视是浅媒体,书籍才能改变生活。看电视,你们看什么?记住了什么?留下什么感想?20年后,你们还能想到自己看了什么电视节目?”他指着下面几排小学生说,“前面几排没过20岁的,千万别说能啊。” 5.李敖:看谁的文章写得好十八年前我独居新店山脚,常在阴霾漫天的夜里,泛舟碧潭那时候,整个碧潭是我的,碧潭的山水,一人夜游才勉强可看一到白天晴天,人山人海一来,自然的风景,就一一都给杀掉,我就躲在每月租金二百元的小房里,改作文维生作文是成功中学小毛头写的,施珂大哥在那里教国文,看到许多国文老师懒得改作文,就代我承包过来,每本一元,多多益善居然有好几班的作文,由我标到做地下国文老师,收入不恶,精神却痛苦,因为每赚一元,就得跟狗屁文章纠缠至少三分钟我是乐观的人,可是连改二十本下来,就人生乏味,并且连自己的文章也被熏得退步了,也被洗脑得做不好了!我常常一边改一边想:什么原因使小毛头的文章写得这么要命?为什么文章竟写到千篇一律的滥套,写得甲跟乙没有什么不同,丙和丁没有什么两样?为什么文章写得一点也没个性,没有特色,而全是人云亦云的狗屁?照笑话说,狗屁文章有三类:第一类是放狗屁,程度最轻,是人放狗屁,还不失为人;第二类是狗放屁,程度稍重,是狗在放屁,但并不整天放,只偶一为之;第三类是放屁狗,程度最重,是以放屁为常业,整天放屁,一放而不可止由于中国人相信文章是大业,是盛事,是不朽的张本,是富贵的敲门砖,是天地之精英,阴阳刚柔之发,所以古往今来,文章特多,狗屁也就三类俱在,臭不可闻用狗屁来说明,实在不是骂人,而是一种评判标准所谓文章,基本问题只是两个:一你要表达什么?二你表达的好不好?两个问题是二合一的,绝不能分开古往今来,文章特多,可是好文章不多的原因,就是没能将这二合一的问题摆平中国人一谈写文章排名,韩愈就是老大,他是唐宋八大家的头牌,又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大将,承前启后,代表性特强,可是你去读读他的全集看,你会发现读不下去你用上面两个问题一套:一他要表达什么?答案是:他思路不清,头脑很混,他主张非圣人之志,不敢存,但什么是圣人之志?他自己也不知道;二他表达的好不好?答案是:他好用古文奇字,做气势奔放状,文言文在他手下,变成了抽象名词排列组合,用一大堆废话,来说三句话就可说清楚的小意思,表达得实在不好糟糕的还不在文章不好,而在不好却不知道不好,还以为那是好这就表示了,中国人评判文章,缺乏一种像样的标准以唐宋八大家而论,所谓行家,说韩愈文章如崇山大海,柳宗元文章如幽严怪壑,欧阳修文章如秋山平远,苏轼文章如长江大河,王安石文章如断岸千尺,曾巩文章如波泽春涨,说得玄之又玄,除了使我们知道水到处流山一大堆以外,实在摸不清文章好在那里?好的标准是什么?又如林琴南说他的文章是史(记)汉(书)之遗;古文大师章太炎却大骂林琴南吹牛,说林琴南的文章,乃从唐人传奇剽窃衍演而来章太炎又说:当世之文,惟王恺(门内岂字)运为能尽雅,马通伯为能尽俗其实一切摊开,有何史汉传奇雅俗之分?文章只有好坏问题,并无史汉传奇雅俗的问题文章的好坏标准,根本不在这里做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评判文章,实在该用一种新的标准,我们必须放弃什么山水标准,什么雅俗标准,什么气骨标准,什么文白标准我们看文章,要问的只是:一要表达什么?二表达的好不好?有了这种新的标准,一切错打的笔墨官司,都可以去他的蛋;一切不敢说它不好的所谓名家之作,都可以叫它狗屁这种新的标准,可以使我们立刻变得气象一新,开拓万古心胸,推倒千载豪杰任何文章,如果它不能使我们读得起劲,看得痛快,就算是史汉的作者写的,又怎样呢?我们决不可以看不下去一篇文章,却人云亦云的跟著说它好,或歌颂作者是什么八大家几大家,我们该有这种气魄: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好就是狗屁!我们该敢说我们心里的话,当你被一篇滥文章烦得要死,你除了大骂狗屁,还能骂什么呢?为什么中国文章中有这么多狗屁呢?这得先回顾一下中国文章史中国文章,一开始不是文章,而是诗歌,那是春秋以前的事诗歌是当时白话文和文言文二合一的产物,当时的写作技巧很单调,最喜欢用单字重复来绘影绘声,描写黄莺,就来个其鸣喈喈;描写桃花,就来个灼灼其华,很少会变花样我们读诗经,看到的,多是这类原始的表达法这类表达法转到战国以至汉朝,变为辞赋,辞赋开始变深了那时候政府的命令是辞赋,命令下来,深得小公务员都看不懂,大家只好拖死狗政府没办法,就奖励大家研究这些难念的古文,谁念得好,就给谁官做这种奖励,就是科举的起源有了科举,就可以凭写文章做大官,中国人这么喜欢写文章--写讨好政府喜欢的文章,骨子里,其实有制度的背景和遗传在现在的高普考大专联考,不过是科举的摩登化,片言点破,一切可如是观辞赋表达法带给中国文章大分裂,就是白话和文言的大分裂这种分裂,到魏晋南北朝转为骈文,骈文是纯粹的中国字一字一形一音一义的大排队,中国人这时候,一写文章就要对对子,写满篇文章就是写满篇春联,做作极了因为太做作,从隋唐到北宋,文章转为古文,古文一方面说复古,一方面也创新,虽然南宋以后,有语体出现,开始把白话和文言合流,但以文章正宗论,还是古文的天下于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