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诗词鉴赏:望江南/忆江南仲殊望江南 仲殊成都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邀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人散后,茧馆喜绸缪.柳叶已饶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立马看风流. 仲殊,名挥,字师利,俗姓张.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曾考取进士.与苏轼有交住.后弃家为僧,住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 仲殊这首望江南是咏叹成都蚕市的兴旺繁华.成都因盛产蜀锦而号称锦城,唐宋以来养蚕业和丝纺业十分发达,蚕市为成都一年一度盛大的集市贸易聚会.从这首望江南词中可以看见北宋时期成都的商业贸易已是空前的兴旺繁荣了.词牌望江南一般单调27字,此词双调54字,上阕起句“成都好”,好在哪引导大家来看蚕市的繁荣,紫陌红楼,车水马龙,下阕写集市散后的丰收喜悦. 此首词作者运用闲熟旳比兴手法:使大景小景结合;动景与静景穿插交替;喧闹与安静平行;繁华与朴素并存,显示出不同一般的构思理念.将成都的好写到了极致读来回味无穷.。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小题望江南(超然台作)苏轼春未老,风细柳“暗”字写出了寒食节时烟雨笼罩千家万户的阴沉景象;流露出词人因不得意而心情黯然沉重的情感,为全词定下抒情基调。2。 ①因清明节(寒食节)所生的难解乡愁,②寄情诗酒的洒脱,③仕途坎坷的无奈。1。 试题分析:——“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 “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 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 作者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 试题分析: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通过描绘春日景象和作者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寄寓了作者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同时表达了作者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