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秋日书怀》

蝉咽庭槐泣素秋,几行新雁度南楼。
天边莫看如钩月,钓起新愁与旧愁。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蝉咽庭槐泣素秋,几行新雁度南楼。”它通过描绘蝉在槐树间呜咽,秋天的素色,以及几行新雁飞过南楼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哀愁和孤独感。 首句“蝉咽庭槐泣素秋”,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蝉在槐树间呜咽,如同哭泣一般,这让人联想到庭院的寂静和秋天的清冷。槐树在秋天会变得落叶纷飞,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而蝉的呜咽更增添了这种凄清之感。诗人用“泣”字将蝉的呜咽拟人化,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这种哀伤的气氛。 “几行新雁度南楼”,诗人描绘了一幅新的景象:几行大雁飞过南楼。然而,这与前一句的哀伤气氛并没有太大的冲突,反而形成了一种对比。新雁象征着新的希望和开始,而南楼则代表着诗人所在的地方,这里既有他的哀愁,也有他的回忆。 “天边莫看如钩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奈。他望着如钩的月亮,却不能去看,这是一种痛苦的自我抑制。如钩的月亮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相思,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思念远方的某个人,或者感叹时间的流逝。 “钓起新愁与旧愁”,这句诗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钓起”这个动作,将愁绪具象化,使读者更能感受到他的痛苦和无奈。新愁和旧愁在这里可能代表了过去的回忆和现在的忧虑,诗人通过这个动作将它们联系在一起,表达了他深深的哀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人在秋天的孤独和哀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他的痛苦和无奈。
创作背景
《秋日书怀》是宋代的孟淑卿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 社会环境:宋代是一个文化繁荣,但政治环境相对复杂的时代。诗人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当时社会的落寞和寂寥。 2. 个人经历:孟淑卿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感情体验也对这首诗的创作产生了影响。诗中的意象和情感,如孤独、悲凉等,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3. 自然景观:秋天的自然景观是这首诗的重要创作元素。诗人借助秋天的景色,如落叶、寒风等,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综上所述,《秋日书怀》的创作背景包括了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和自然景观等多方面的因素。
诗词关键字: 素秋
相关诗词
  • 1
    [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2
    [唐]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 3
    [宋]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