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
落尽棠梨水拍堤,凄凄芳草望中迷。 无情最是枝头鸟,不管人愁只顾啼。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悲凉而无奈的情绪。诗人通过描绘棠梨花落、芳草凄迷、枝头鸟鸣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孤独、凄凉、无助的情感。
首句“落尽棠梨水拍堤”,棠梨是一种春天开花的树,此时花已落尽,说明季节已经进入夏季,而水拍堤则描绘了池塘或溪流的景象,落尽棠梨的景象与水拍堤的声响相互映衬,给人一种宁静而凄凉的感觉。
第二句“凄凄芳草望中迷”进一步描绘了凄凉的感觉,芳草凄凄,让人望之生愁,迷蒙的景象让人感到迷茫和无助。
第三句“无情最是枝头鸟”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将矛头指向了枝头上的鸟,指责它们不管人的愁苦,只顾自己啼叫,表达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无奈和无助。
最后一句“不管人愁只顾啼”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用鸟儿的啼叫和无奈的叹息来表达自己的悲凉情绪,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通过描绘凄凉的景象和指责枝头鸟的无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无助和迷茫情绪,读来让人感到心酸。
|
创作背景
**《春归》并非宋代孟淑卿所作,实为李清照前期作品**。这首词以春归为背景,抒发了词人盼望远人归来的情感。具体的创作背景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这首词是李清照得知丈夫将要回家时所作,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这是李清照回到原籍后的崇宁三年(1104)春所作,当时朝廷下诏禁止元祐党人子弟居京,李清照因此别夫回原籍。
相关诗词
-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
春归何处?
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
晓日窥轩双燕语,似与佳人。
共惜春将暮,屈指艳阳都几许,可无时霎闲风雨。
流水落花无问处,只有飞云。
冉冉来还去,持酒劝云云且住,凭君碍断春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