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寂观》
古松古柏岩壁间,猿攀鹤巢古枝折。 五月有霜六月寒,时见山翁来取雪。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以古松、古柏、岩壁等为主要元素,通过描绘它们的形态以及与之相关的自然环境,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
首句“古松古柏岩壁间”首先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古老而又原始的环境,古松和古柏都是长寿的植物,常被视为岁月的见证,而岩壁则给人一种险峻而坚韧的感觉。
“猿攀鹤巢古枝折”进一步描绘了这种环境中的生物,猿在攀爬古松,鹤在巢居古柏。这里的“攀”和“巢”都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而“古枝折”则暗示了岁月的沧桑和生命的无常。
“五月有霜六月寒”是诗中的一句关键语,它描绘了一种季节的交替,给人一种时间错乱的感觉。在五月份竟然下霜,六月又感到寒意,这种景象既有寒冷又有炎热,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深理解。
“时见山翁来取雪”这一句描述了一位山翁在寒冷的六月中去取雪的场景,更加强化了这种时间错乱的感觉。在这里,“山翁”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角色,他代表着艰难环境中坚韧不拔的生命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古松、古柏、岩壁、猿、鹤、山翁等元素,创造了一种既古老又现代,既寒冷又炎热,既孤独又和谐的环境。同时,诗中的“五月有霜六月寒”和“时见山翁来取雪”等语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深思考。
|
创作背景
《简寂观》是唐朝诗人灵澈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灵澈的生平经历及时代环境密切相关。灵澈是一位僧侣,因遭人嫉妒中伤而被贬谪至汀州(今福建省汀州县)。这首诗是在他游历庐山,参观简寂观时所作。简寂观位于庐山南香炉峰之西,是一处古道观,相传是南朝刘宋时道士陆修静修道的地方。观前原有古松数十株,为六朝时所种,人称“六朝松”。灵澈在参观简寂观时,深感此处远离尘嚣,是一片洁净之地,于是创作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三梁涧本绝,千仞路犹通。
即此神山内,银牖映仙宫。
镜似临峰月,流如饮涧虹。
幽桂无斜影,深松有劲风。
惟当远人望,知在白云中。
-
先生旧隐在庐山,幽谷千年竹万竿。
偃松拂尽煎茶石,苦笋撑开礼斗坛。
-
先生仙去拥霓旌,数宇犹存简寂名。
还向个中真得味,从教甜苦笋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