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寺寄包侍御》
古殿清阴山木春,池边跂石一观身。 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垆峰二十人。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山林间的幽静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
首句“古殿清阴山木春”,描绘了古殿之下的幽深树林,清阴遍地,春意盎然。山木繁茂,更增添了环境的静谧之感。此句为整首诗定下了悠然宁静的基调。
“池边跂石一观身”一句,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池边,踮起脚尖,欣赏周围景色的情景。这句通过生动的细节,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痴迷和热爱。
“谁能来此焚香坐,共作垆峰二十人”两句,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林生活的向往和对于世俗的淡漠。这里,“焚香坐”象征着心灵的宁静和专注,“二十人”则象征着与自己内心世界对话的孤独。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漠。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山林间的幽静景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的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出世思想,令人深思。
|
创作背景
《东林寺寄包侍御》是唐代诗人灵澈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歌表现了作者对友人包侍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世事难料的感慨。
据推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和包侍御之间的友谊有关。灵澈和包侍御可能是好友,他们可能因为某些原因而分别,导致作者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关怀。此外,诗歌中也流露出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可能与作者自身的经历和思考有关。
总之,这首诗是灵澈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表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诗词
-
所思劳旦夕,惆怅去湘东。
禅客知何在,春山几处同。
独行残雪里,相见暮云中。
请住东林寺,弥年事远公。
-
年老心闲无外事,麻衣草座亦容身。
相逢尽道休官好,林下何曾见一人。
-
天寒猛虎叫岩雪,林下无人空有月。
千年像教今不闻,焚香独为鬼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