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州》
歇马隆州借夕凉,壶中薄酒似酸汤。 城濠寨屋偏栽柳,市井人家却种桑。 官逼税粮多作孽,民穷田土尽抛荒。 年来士子多差役,隶籍盐场与锦坊。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深刻揭示社会不公和民生疾苦的诗。诗人以歇马隆州的夜景为背景,借助壶中薄酒像酸汤的比喻,展现了生活的艰辛。
首联“歇马隆州借夕凉,壶中薄酒似酸汤。”描绘了诗人在隆州歇马,借助夜晚的凉意来抵挡炎热,而壶中的酒却像酸汤一样,难以下咽。这一描绘既展现了诗人生活的困苦,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
颔联“城濠寨屋偏栽柳,市井人家却种桑。”描绘了城市的景象。城濠寨屋旁边种植着柳树,而市井人家却种植着桑树。这一对比展现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颈联“官逼税粮多作孽,民穷田土尽抛荒。”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面。官员强迫税收,使得民众生活更加困苦,田土荒废。这一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剥削和压迫。
尾联“年来士子多差役,隶籍盐场与锦坊。”诗人指出,近年来,许多士子都被迫去做差役,被隶属于盐场和锦坊。这一描述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民生疾苦。
整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揭示,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和民生疾苦。诗人通过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
创作背景
《隆州》是宋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他的诗多记录亡国之痛﹑去国之苦,可补史传之缺。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通过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和社会不公现象的深切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故国和乡土的眷恋之情。
以下是《隆州》的全文及翻译。
全文如下:
歇马隆州借夕凉,壶中薄酒似酸汤。
城濠寨屋偏栽柳,市井人家却种桑。
官逼税粮多作孽,民穷田土尽抛荒。
年来士子多差役,隶籍盐场与锦坊。
译文如下:
在隆州,我停下马来享受傍晚的凉意,壶中的薄酒如同酸汤一样。城墙下的壕沟和村寨的房屋旁种着柳树,而市井之中的人家却种着桑树。官府逼迫税收,让百姓受苦,而民众因为贫穷,田土都荒废了。近年来,许多士子被派去做差役,被登记在盐场和锦坊的名册上。
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汪元量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敏锐批判。他以诗人的敏锐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关注,同时也流露出对故国和乡土的眷恋之情。
相关诗词
-
-
声处无人语合头,出门猝猝又还休。
缚茅晚岁欣同社,并辔名峰得胜游。
松下一筇真可老,山中五月已如秋。
未应斗粟全关念,更为先生几日留。
-
万里对明光,真实一字字。
九陛元不隔,是亦父子尔。
我读公车牍,再拜甚欢喜。
玉色近昕夕,王度日冠粹。
再析山中符,可以觇胸次。
道行国无小,意甘食则旨。
平生熟窥觇,步步圣贤地。
造物宝其人,华皓表斯世。
从军落穷塞,愁破觌清峙。
蜗庐仅缠躯,鼓钟日在耳。
何以充淹留,白日不可系。
长年慕道德,师友别匪易。
踯躅南城隅,竚立渺无涘。
不见两朱轮,但见嘉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