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凉二绝》
平湖水则减三分,尚欠红蕖一段云。 万斛波光自吞吐,月明亦足张吾军。 |
作品赏析
|
这是一首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诗,描绘了一个湖水波光粼粼,月明云影的美景。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自然景色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首句“平湖水则减三分”,通过“减三分”这一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湖水的平静和波澜不惊,同时也给人留下深思的空间,引发人对湖水的更多想象。
次句“尚欠红蕖一段云”,则通过“尚欠”二字,以一种婉转的语气,表现出湖中荷花与云影相映成趣的美景,同时也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和赞美。
第三句“万斛波光自吞吐”,用了“万斛”这样的大量词汇,形象地描绘了湖水波光的闪烁,展现出湖水的动态美。“自吞吐”三字则赋予了湖水生命力,仿佛湖水在自主地呼吸,生动地表现了湖水的活力。
最后一句“月明亦足张吾军”,则通过明喻和象征的手法,以“月明”象征明亮、清澈,以“张吾军”表现诗人的豪情壮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崇敬,也展现出诗人的豁达与胸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人巧妙的用词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诗歌意境深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创作背景
《取凉二绝》是宋朝诗人洪咨夔的一组诗。这两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气候条件以及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有关。洪咨夔生活在南宋,当时社会动荡,国家局势不稳,这可能对他的心境和诗歌创作产生一定影响。同时,诗歌中提到“取凉”,可能与当时的气候条件有关,也许是在炎热的夏季,作者通过诗歌来表达一种寻求清凉、解脱的心境。此外,洪咨夔个人的生活经历也可能对诗歌创作产生影响,他可能借助诗歌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思考。总之,《取凉二绝》的创作背景是综合多方面因素的,需要具体分析和解读。
相关诗词
-
山寺取凉当夏夜,共僧蹲坐石阶前。
两三条电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衣汗稍停床上扇,茶香时拨涧中泉。
通宵听论莲华义,不藉松窗一觉眠。
-
山口含糊半吐云,林头时见绿纷纷。
何人解作孤鸾啸,呼取凉风入帽裙。
-
陇头路断人不行,胡骑夜入凉州城。
汉兵处处格斗死,一朝尽没陇西地。
驱我边人胡中去,散放牛羊食禾黍。
去年中国养子孙,今著毡裘学胡语。
谁能更使李轻车,收取凉州入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