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宿囊山怀坚师》

伏虎岩头向上层,袈裟几度忆同登。
薜荔石屋应无恙,风雨谁明彻夜灯。
作品赏析
《伏虎岩头向上层,袈裟几度忆同登。薜荔石屋应无恙,风雨谁明彻夜灯。》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景观和禅修体验的结合。诗中描绘了伏虎岩的壮丽景色和在此地禅修的体验,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伏虎岩头向上层”,直接点名了诗中地点——伏虎岩,同时也描绘出了岩头的峻峭和层次。此句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诗人攀登的艰辛和到达山顶的喜悦。 “袈裟几度忆同登”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禅修经历的回忆。这里的“袈裟”常被用来象征僧人,“几度”则暗示了诗人多次回忆起这段经历。 “薜荔石屋应无恙”一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岩洞中的石屋,薜荔攀附其上,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宁静。石屋“无恙”,意味着过去的禅修环境依然如故,这也唤起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 最后一句“风雨谁明彻夜灯”,描绘了岩头上的灯火,无论风雨如何,始终明亮。这象征着禅修的持久和坚韧,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禅修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伏虎岩的景色和禅修体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中的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使人仿佛置身于那峻峭的山峰之中,感受着禅修的宁静和深远。
诗词关键字: 薜荔 同登 袈裟
相关诗词
  • 1
    [宋]
    小泊囊山古化城,山林端足擅高名。
    楼台影外秋风老,锺磬声中夜气清。
    客子情怀宜淡薄,主人言语亦分明。
    只应海月堂前境,从此江胡有梦成。
  • 2
    [宋]
    乞骸不作凝香守,掩鼻难随逐臭夫。
    牛角书堪教村学,鱼羹饭胜食堂厨。
    门无喜鹊传朝报,笥有悬鹑拆海图。
    常敬渊明归去早,村翁晚始觉迷涂。
  • 3
    [宋]
    恰似病沙门退院,又如老禅录归农。
    素无才调宴三阁,不愿歌词传六宫。
    万首漏名宗派农,百年占籍醉乡中。
    暮龄喜共樵夫语,懒与诸儒论异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