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述》
            
            
            
身无用处法当隐,诗要工时例是穷。 东海校书称钓客,香山学士作渔翁。              | 
             
            
             
             
                
            作品赏析
                
|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诗人生活的自嘲。
首句“身无用处法当隐”,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无用武之地的无奈和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似乎在暗示,如果自己没有用处,那么就应该隐居山林,远离尘世纷扰。
“诗要工时例是穷”则是对诗人生活的自嘲。诗人用“诗要工时例是穷”来表达自己的困境:尽管诗才出众,但却无法改变生活的困顿。这似乎是在说,即使有才华,如果没有适当的机遇,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接下来的两句“东海校书称钓客,香山学士作渔翁”,则是对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赞美。诗人以“东海校书称钓客”为例,表达了对淡泊名利、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的赞美;而以“香山学士作渔翁”为例,则表达了对在朝为官、为国为民的生活方式的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诗人生活的自嘲,同时也赞美了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价值。诗人通过这种自我反省和自我调侃,展现了自己对于生活的坚韧和乐观。
 | 
             
创作背景
  
 《杂述》是宋朝文人林泳创作的一部作品。至于其创作背景,目前暂时无法提供具体的信息。通常,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相关。如果您对《杂述》的创作背景感兴趣,建议您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
            
			
            
        
            
                相关诗词
                
 
 - 
           
                        
                        
                        
                            
                            
                           老屋江皋近,兵船上下愁。
只求连夜过,怕被斗风留。
烽火沿村放,鸡豚比户搜。
芦中多难妇,莫劝土人收。
                        
                         
                        
                                                    
                         
            
    
 
 - 
           
                        
                        
                        
                            
                            
                           自来生计少,难后更何营?
襆被让寒女,稻梁分老兄。
儿知盐米贵,天与利名轻。
得饱殊非易,明年我欲耕。
                        
                         
                        
                                                    
                         
            
    
 
 - 
           
                        
                        
                        
                            
                            
                           祝柱客曾兴刺,斲窗史亦留名。
我见诸相非相,天何不鸣善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