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新秋泛舟过西庄听雨话旧三首》

放船秋水落,能载两三人。
坐爱清波影,轻摇白氎巾。
到门才系缆,藉草便垂纶。
野饭无兼味,嘉鱼色胜银。
¤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描绘了诗人乘船在秋天的清亮溪水中游玩的场景。诗人选用的秋水、轻摇的白氎巾、野外的饭食和鲜美的鱼等元素,都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首句“放船秋水落”,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诗人乘着小船,在秋天的溪水落下时开始游玩。这一句简洁而富有诗意,为整首诗定下了轻松、悠闲的基调。 “能载两三人”,描绘了小船的规模,只能够承载两三个乘客,进一步强调了这是一次轻松的、不拘束的游玩。 “坐爱清波影,轻摇白氎巾”,这两句描绘了诗人的活动和感受。他喜爱溪水的清亮倒影,轻摇着白色的毛巾,享受着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时刻。这里不仅描绘了诗人对清波的喜爱,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到门才系缆,藉草便垂纶”两句进一步描述了游玩的过程。小船一到目的地,诗人便系缆于岸边,席地而坐,开始垂钓。这两句展示了诗人的闲适和从容,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野饭无兼味,嘉鱼色胜银”两句则是描绘了诗人在野外吃的饭食,食物简单,但鱼的颜色却胜过白银,这是对食物美味的赞美。这两句既展示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也流露出他对食物的满足和感恩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通过描绘诗人乘船游玩的场景,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野外的清新空气、清澈的溪水、美丽的倒影以及简单而美味的食物的喜爱和欣赏。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创作背景
《新秋泛舟过西庄听雨话旧三首》是明代文人张祥鸢创作的一组诗。这三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季节变换:诗题中的“新秋”表明这组诗是在秋天刚开始的时候创作的,这可能引发了诗人对季节变化、时间流逝的感慨。 2. 泛舟游玩:诗人通过泛舟的方式游览西庄,可能在船上欣赏了秋天的景色,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3. 听雨抒怀:在游览过程中,下起了雨,诗人可能在听雨的过程中产生了对自然、人生等方面的思考,将这些思考融入了诗歌创作。 4. 话旧怀旧:诗题中的“话旧”表明诗人在游览过程中可能与朋友或亲人谈论了过去的事情,引发了诗人的怀旧之情,这也成为了诗歌创作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新秋泛舟过西庄听雨话旧三首》的创作背景涉及季节变换、泛舟游玩、听雨抒怀和话旧怀旧等方面。
诗词关键字: 清波 秋水
相关诗词
  • 1
    [唐]
    异地还相见,平生分可知。
    壮年俱欲暮,往事尽堪悲。
    道路频艰阻,亲朋久别离。
    解兵逃白刃,谒帝值明时。
    淹疾生涯故,因官事业移。
    鸡鸣关月落,雁度朔风吹。
    客泪翻岐下,乡心落海湄。
    积愁何计遣,满酌浣相思。
  • 2
    [明]
    重见徐娘未老时,蕙兰心性玉风姿。
    不忘杜牧寻春约,犹诵元稹纪事诗。
    时世妆梳浓淡改,儿郎情境浅深知。
    栖鸾会上桐花树,举眼详看一稳枝。
  • 3
    [清]
    寒雨萧萧夜打蓬,蓬窗相对一灯红。
    十年无限存亡感,并入空江话雨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湘ICP备17014254号-2